齐鲁网9月30日讯 现年33岁的刘兆梅,是日照洪凝镇桃园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厚道体贴的丈夫是一名纺织工人,8岁的女儿乖巧懂事,共同组成了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然而他们拥有的这份幸福却来之不易,十几年前的苦难曾数次向他们席来,但他们用坚守和付出终于赢来了今天的幸福。
刘兆梅妹妹结婚时全家福
2003年,新婚不到4个月的刘兆梅,婆婆因咳嗽不止,到医院查出是肺癌。小叔子在日照上班,伺候婆婆的重任就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每天给婆婆洗手、洗脚、洗脖子,隔两三天洗一次头,婆婆的病越来越重,自理都成问题,她就在病床前寸步不离。住院治疗两个多月婆婆病情没什么好转,他们就回到了许孟老家。
在婆家,她第一次尝试蒸馒头,因不会发面,蒸出的馒头像石头一样硬;第一次煎出的鱼成了鱼末,但善意的家人都一一包容了她。即使这样,一日三餐她总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婆婆做着吃。由于家里穷,寒冬腊月她只能穿“凉拖鞋”,婆婆虽然身体不好,可心里啥事都明白,邻居的嫂子到她们家玩,她让嫂子买了两双棉拖鞋,让他们夫妻各一双。快近过年,婆婆从棉被底下拿出200元钱让她去买身衣裳穿。这让她心里无限温暖和感激。虽然医院进行了全力的医治,家人也付出了很多,但最终没能挽留注婆婆的生命,2005年婆婆安然辞世,欠下了4万多元的债务。
办完婆婆的后事,她一直没能从悲痛的阴影走出来。2006年女儿出生,重新点燃了他们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女儿八个月的时候,灾难又一次悄无声息的降临到了他们这个家庭,2007年秋天,刘兆梅的母亲全身无力眼皮浮肿,县医院诊断为肾衰,转化为尿毒症的可能性很大。一家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为了确诊病情,决定去潍坊市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断,父亲不认识字,妹妹上学,丈夫上班脱离不开。她只好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挽着病弱无力的母亲,踏上了去潍坊的求医路。结果还是确诊为肾衰。她的心一下子疼到了冰点,她都记不清是怎样抱着女儿、搀着母亲回到家的。
为了给母亲准备透析的钱,她在舜尧街金龙花园对面开了个洗化店,把刚蹒跚学步的女儿送到了对面的小太阳托儿所,全托了的女儿一上就是一天。为了降低成本货都是她自己去潍坊进,后来听说诸城金龙商城也批发,为了节省时间和路费,便先骑车到吕标,然后坐公交到龙城,回来时再用摩托车带回来,最快四十五分钟就到店里了。
没想到店刚有点起色,母亲病情却加重了,只好租车到青岛四O一医院诊治,到医院时,母亲已经不醒人事了,也没做检查就开始抢救,医生说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抢救。这一去就是三个多月,她只好把店门关了,带上女儿回了老家。并在老家学会了养猪,每到星期天要给妹妹做一周的干粮,妹妹回家我俩要把一个星期的柴草,吃的菜全弄回家。三个多月她忙里忙外,操持家里一切!赡养姥姥、抚养女儿、给妹妹做干粮..... 2008年3月,母亲从青岛转到县医院进行一周两次的血液透析,每次就要四五百元,一年下来就是五六万。虽然他们一家人不分日夜拼命的工作,三年来已欠下外债十六万余元。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为了给她减轻压力,50多岁的父亲不顾年迈去矿山打工,在一次开矿时被飞石打中胳膊,落下了终生残疾,从此家里中又少了一个劳动力。家里的麦子熟了,24岁之前不知道她们家的地在哪里,更不用说干活了,她去找姑姑认了地,现学现割,秋天,又一个人弄完了7亩地的花生,当累到极点的时候,她就想只要咬咬牙这过去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