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梁琨 本报通讯员 梁杰)冬日的寒冷,让人们对暖气尤为期待。今年,东城区提前供暖,西城区赶在供暖日前提温,几经周折冬季供暖总算如约而至。据了解,今年我市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43万平方米,涉及到46个小区和片区的居民将告别寒冷过上暖冬。
早在11月5日,不少东城区居民家中的暖气片都传来哗哗的水声,原来是暖气管道开始试运行。7日,气温骤降,东郊热电公司热源厂、换热站及二次网均已调整到正常供热状态。与东城区的提前供暖相比,西城区在临近供暖日是才开始试行供暖。据市燃热办工作人员介绍,西城区的供热公司均通过购买华宁实业的热源进行供热,而供暖前期,该企业负责供热的5号机组出现故障,并且迟迟返厂维修没有结束。此外,该企业在供热合同的签订上也有一些意见分歧,最终导致迟迟没有供热。为了保障西城区居民在15日准时供热,市燃热办随即向华能济宁电厂下发了《提醒函》,要求其按照“预热期”制度的要求,迅速启动高温水首站的运行,保证供热主管网温度、压力达到供热试运行参数的要求,尽早为城区西部居民送上热。在燃热办多次督导协调下,华能济宁电厂于12日开始启动热运行,并于15日凌晨最终与供热企业达成一致。“根据16日早晨的最新调度情况看,一次管网水温已经基本达到了85℃左右。目前,除了个别末端片区外,主城区已经基本全面进入热运营。”
记者从市燃热办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中心城区供热面积有所增加,新增部分主要集中万达广场、东南华城、八铺片区等新建小区,还有一些此前集中供热管网未覆盖到的片区。新增供热区域共涉及到46个左右的小区和片区,今年全市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43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到304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6%。为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在供暖前期,利用停暖有利时机,市燃热办督导供热企业对去年供暖期市民百姓反映问题集中的片区进行了整改,完成了电业局换热站等12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对蒋林小区、一中片区、都市春天小区等换热站进行了升级改造。
冬季供暖已有多日,记者了解到仍有部分居民家中暖气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暖气管网搁置久了再次使用,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请市民理解。”市燃热办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遇到问题可拨打相关热线进行咨询。此外,如果市民如果未按时交纳取暖费,会产生部分滞纳金。“如果市民当年不需要使用暖气,需在供暖期前一个月向辖区供暖企业提交书面申请暖气报停。需要注意的是,供暖期间不可报停使用,串联系统的用户不可报停。”市燃热办工作人员解释,无论是自行产热还是购买热源,企业都要提前做出预算,而且如果供暖期报停,将会影响整个片区的整体温度平衡。并提醒广大用户,以后如果在规定时间报停后想要重新恢复使用,需在每年供暖日前与辖区供暖企业协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