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讯 据不完全统计,济宁地区目前观测到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至少有2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3类,名气最大、最为稀有的要属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9种,其中就包括之前河南大学生捕获的燕隼。
白琵鹭 老老牛 摄
济宁地区观测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鸨(bǎo)、东方白鹳(guàn)、中华秋沙鸭。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中下旬,爱鸟人士首次在太白湖景区观测到中华秋沙鸭,这也是中华秋沙鸭首次在济宁“现身”。由于全球中华秋沙鸭数量估测不足60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因此被冠以“鸟中大熊猫”之称。“中华秋沙鸭依靠视觉潜水捕食水中的鱼虾,需要清澈的水体,对栖息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因此成为湿地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曲阜师范大学观鸟协会宋泽远说。济宁地区观测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种类更多,除了市民比较熟悉的大天鹅、小天鹅、鸳鸯之外,还有白琵鹭、鹗(è)、普通鵟(kuáng)、雀鹰、黑鸢(yuān)、红隼(sǔn)、红脚隼、燕隼、黑翅鸢、白尾鹞(yào)、白腹鹞、小鸦鹃、红角鸮(xiāo)、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等。但是,有些种类并不是每年都能记录到,或许跟鸟类的迁徙习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都有关系,鸟类作为环境的指示物种,常年监测的数据能够反应出该地区变化的趋势。
鸳鸯
中华秋沙鸭
燕隼
小天鹅 老老牛 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