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打造中国美食文化长廊 济宁递出大运河美食的"名片"

时间:2015-12-23 13:02来源:山东第一旅游网 www.yunhepan.com

济宁递出大运河美食的“名片”

  大运河,从南到北全长1794公里。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因为运河的通达,极大地促进了中华各区域文化的交融,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北方文化、甚至岭南文化等随运河的流波而相互渗透,使中华文明日显昌隆。

  水路通则商贸兴。古运河水在通达信息的同时,也赐给了她滋润的土地以富足和繁华。占山东省80%的大运河河段的济宁,一度是运河水的咽喉之地,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了江北最大的码头、物资集散地、桨声灯影、商贾云集、百业并举,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济宁人,也造就了济宁融南汇北独有的大运河美食文化。从2004年的第一届“中国大运河美食节”开始,济宁人坚守11年,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大运河沿岸的美食盛会,业已成为了济宁向社会递出的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坚守11年的运河文化节日

  10月25日,由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市旅游饭店业协会承办的第六届“心酒杯”中国大运河美食节暨淡水鱼烹饪技能大赛在济宁隆重举办。而在头一天晚上举办的运河餐饮品鉴宴会上,济宁市22家酒店自带厨师、餐具、原料烹制了独特的地方美味。向来自北京、天津、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山东等8个省市的烹饪协会会长,沿大运河17个城市的餐饮业负责人及大型知名酒店的代表,展示了近年来济宁运河餐饮的创新成果,是本届活动上的亮点之一。

  在随后举办的专家论坛,2015年济宁市餐饮业技能大赛暨淡水鱼烹饪大赛,商务筵席,个性特色餐饮展,餐饮食材、调料、酒店用品展销,十佳运河美食评选,水浒文化体验考察、品尝水浒宴等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成果显著。

  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会长满长征,是中国大运河美食节的奉献者与见证者。运河岸边长大的他,对运河文化餐饮情有独钟。在满长征看来,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丰富的精神文化宝库,11年来,以“弘扬运河饮食文化,展示运河美食风采”为主题,“开放、包容、共商、共建”为宗旨的“中国大运河美食节”。对打响运河美食品牌,推动大运河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满长征介绍,过去的11年里,济宁烹饪业协会一直在挖掘创新、研究发展大运河文化美食。秉承交流提议、互利双赢、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在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大运河美食节”和四届“渔家文化节”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运河风情宴、微山湖渔宴、荷花迎宾宴、水浒宴、孔府宴等200多道内涵丰富的菜品。现在,已经有7家协会加入了“大运河餐饮发展联盟”,以后将进一步扩大联盟规模。与沿运河城市旅游行业一道,力争把大运河美食节办成中国烹饪协会的第二个节日。

  南京旅游学院马开良教授认为,“中国大运河美食节”起点高,根基正,已经成为了运河文化有效传承的节日。活动具有代表性广、内涵丰富 、文化落地与老百姓对接、促进带动地方经济旅游发展等特点。采取接力举办、轮流承办、系列同办的方式,方向正、开放度高、包容性广、有血有肉。是一个好的模式,也创新出了一套好的运作机制。

济宁递出大运河美食的“名片”

  打造大运河中国美食文化长廊

  大运河的开凿意味着新的生命的创造,作为一个规模巨大、历史悠久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时间的持续抑或是空间的延展,大运河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的出现,在沿运河带的荒野上又呈现出了具有崭新特质的自然生命、城市生命和文化生命质因。民以食为天,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饮食,才是文化生命的本真源泉。家长里短,饮食起居,勾勒出贯通大运河的中国美食文化长廊。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认为,京杭大运河美食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自成体系。大运河餐饮经济体量大约8000亿,约占全国餐饮业3万亿的27%,举足轻重。是中国餐饮产业最具发展力的市场,最具有指导性的区域。是餐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在冯恩援看来,当下发展大运河美食机遇良多。大运河美食是大众餐饮多元化、人文化、产业化的新需求。是城市服务、下乡入镇、旅游休闲形成饮食业发展的抓手。是品牌企业、人才集聚、合作机制促进联手发展的新平台。

  冯恩援建议,要加快壮大“大运河餐饮发展联盟”,形成餐饮聚集区合力,共谋发展。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让美食经济成为其中的纽带。要利用品牌互动、企业合作、信息交流、人才对接、市场共享等方法,开创大众餐饮的新局面。

  济宁旅游局副局长郑庆军介绍,早在2009年“中国大运河美食节”济宁就已经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进行了注册,连续举办六届的该节庆活动,在全国餐饮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全国著名的美食品牌。特别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大运河美食文化一度成为了餐饮界高度关注的热点。

  在本届活动中,期待已久的“大运河餐饮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由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等19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了“弘扬中国大运河精神,发展大运河饮食文化精神”的倡议书。另外,本届中国大运河美食节组委决定,中国大运河美食节将在沿运河城市轮流举办,第七届“中国大运河美食节”将移师江北水城——聊城。

  济宁市旅游局局长杨凤东表示,吃,是旅游要素的首要组成部分,做好餐饮是做好旅游的第一步。连续在济宁举办六届的“中国大运河美食文化节”,内容丰富,广受关注。对弘扬京杭大运河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交流和提高烹饪技艺,搭建运河沿线餐饮业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加深友谊、促进交流研讨,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餐饮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济宁递出大运河美食的“名片”

  创造“生生不息”的运河餐饮文化

  “生生不息”是大运河文化的根本精神。大运河自开凿之始到南北贯通,始终对中华大地上的自然生命、城市生命和文化生命的衍生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样貌呈现出“生生不息”的过程。可以说,动态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就是大运河文化的根本形态。这既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历史的价值,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理解世界的方式的相互融通。

  人们常赋予“中国大运河”各种不同的寓意,有人说她是“中国的脐带”、也有人称她是“中国城市的温床”,这些寓意表达了大运河对生命的创造和养护所作的贡献,正是因为大运河对其沿线自然、城市、文化生命的哺育,才使运河自身在漫长的200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运河儿女的勤劳智慧不断使运河呈现出新的生命气象,这其中的餐饮文化以老百姓生活的最常态保留至今。

  南京旅游学院马开良教授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餐饮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转型期餐饮自救、他救各显神通,呈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热烈局面。而中国的餐饮业则在转型中爬坡,以粤菜为代表的高档餐饮江河日下、偃旗息鼓。中低档消费餐饮成为激活市场的生力军,成为力挺市场回暖的中流砥柱。眼下餐饮呈现消费热情高、青年唱主角,节日人气旺、客单难上涨,出品新奇特、服务大缺失,装修看相好、投资回报少的热闹景象。

  在马开良看来,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运河餐饮同样精彩不绝。在高消费餐饮萎缩、中低档餐饮面临政策利好、担当主角的大背景下,运河餐饮以其“原料家常、制作精良、营养健康、四季多样、亲情随和、服务高雅”的独特风貌将闪亮登场、前景辉煌。

  在此次活动的主题环节淡水鱼烹饪技能大赛上,来自济宁市大型酒店的120多名烹饪高手烹制了近250道淡水鱼精品菜肴,其精湛的工艺、形象的造型、鲜美纯正的口感令在座的各位嘉宾、评委赞叹不已。

  作为此次淡水鱼大赛标准的具体制定者,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冠良在设计大赛内容时,命题菜选择了济宁当地妇孺皆知的一道菜“醋溜肉丝”。王冠良表示,让大师们制作家常菜,就是向社会餐饮业释放一个拒绝饕餮大餐,向大众餐饮转型的信号。自选菜则要求以淡水鱼类为原料。自选鱼类菜肴,原料自备,方法不限,重点突出口味、创新及使用性,与运河文化契合。

  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孙嘉祥认为,济宁市成功举办的六届大运河美食文化节,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山东省一大餐饮文化品牌。今后应继续发挥优势,把大运河美食文化的大旗举得更高,打得更响,为发展和繁荣中华饮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认为,中国大运河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是当今发展饮食文化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现代化社会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国大运河精神,借助大运河饮食文化的智慧和定力,挖掘、传承和弘扬大运河饮食文化,是大运河沿线餐饮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建议,联盟现在就应进入到资料档案的归结中去,现在就进入下一届美食节的工作筹备中去,努力做好每一届美食节。

  浓缩了中华文明的京杭大运河,流淌着古老的明清繁华旧梦,早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而镶嵌在上面的大运河美食,则是为数不多的,品读济宁老味道的亮点之笔。运河餐饮正迎来天时地利的大好时机,这块光鲜的名片亦将更加璀璨夺目!

相关阅读
  • 因道路施工损坏供水管道 济宁这几处小区或停水
  • 济宁一老年人无理“医暴” 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一年
  • 北风6~7级 济宁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美食新地标|济宁首个集装箱特色餐饮小镇预计五一营业
  • 一线攻坚 济宁市全力打好住房安全保障脱贫攻坚战
  • 济宁市“小特产”打造“大产业” 实现乡村兴、农民富
  • 疫情通报|济宁市4月12日0时至24时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你领消费券了吗?济宁等山东5市已发放惠民消费券

    • 上一篇:年底济宁“驾照代扣分”业务火爆 C1证一分50元
      下一篇:济宁:文化特质到旅游品质的衍变之路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