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满广宇)目前,市规划局已启动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基础信息普查工作,重点针对城市规划建设有关土地利用、人口分布、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和地理信息等相关数据和空间位置进行查清摸底。通过全面掌握我市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空间布局、服务能力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城市建设管理各个行业的基本信息数据库系统,为实现我市的升级转型提供更客观更详实的数据支撑。
此次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土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和环保数据、公共服务设施、棚户区(老旧小区)、地下空间、园林绿化、水系、交通管理、综合防灾和其他数据等,对核心区范围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以及老旧小区位置、数量、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普查范围内城镇、村的户籍人口; 核心区范围内户籍总人口、流动人口;核心区范围内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人口数量。
此次普查中地下管网、市政基础设施、废弃物排放等成为普查重点,主要内容包括供水(含中水)、排水(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管线的种类、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以及相关场站等信息。热电厂、集中供热锅炉房概况(包括位置、规模、用地面积等)及供热能力;各热力公司的热源情况、热力站数量、位置、规模及供热管网建设情况,供热范围、已供热面积、未供热面积等。此次普查工作目标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层次,近期第一阶段至2016年2月底,完成地面以上全部及部分地下城市建设基础信息的普查和数据整理工作; 第二阶段至2016年6月底,完成核心区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基础信息普查和整理工作。远期至2017年6月底,建立城市建设基础信息普查数据库和系统平台,同步建立城市建设基础信息动态更新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信息的三维辅助管理和共建共享,充分利用普查成果辅助决策,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为城市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和安全应急处置提供信息化技术服务。
普查中,将通过前期收集数据、制作普查底图后,逐一现场调查核准,对村、社区、居民小区等的范围、名称、小区类型、建筑年代、配套设施等,逐一排摸调查,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根据计划,此次还将完成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的普查情况,具体内容涉及人防、公园、商业、农林牧渔业、文物、港口、大气检测数据等多种类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