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志豪)济宁市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及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企业市场需求及面临的现实问题,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放管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走进邹城工业园区,七纵八横的交通条件、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崭新的便民服务中心让人眼前一亮。园区每年对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提升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随着配套条件日臻完善,具备了承接各种大中型项目的基本条件。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只是邹城工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其中之一,为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园区实行审批事项由专班人员全程代办制度,明确包保领导和责任人员,为项目提供“点对点”、“一条龙”式的跟踪服务,“我们集中精力靠在项目一线,主动服务企业破难解困,对重点项目实行挂牌督战和台账式管理,加强双向沟通,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三最环境’。”邹城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徐相斌如是说。
在帮扶企业争取资金扶持方面,邹城工业园区深入推进“惠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切实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手中,对资金申报加强指导,提前与申报主体对接沟通,提高申报成功率。近年来,共帮助荣信煤化、鲁抗医药等5家企业争取中央预算内扶持资金3.2亿余元,先后启动能源管理中心、余热综合利用等12个技改项目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济宁,不仅仅只有邹城工业园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济宁食品工业园区的营商环境也让企业尝到了甜头,有效解决了企业办事的“堵点”和“痛点”。济宁食品工业园区建立了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安全生产等监管,公开审批服务主体、内容、依据、办理承诺期限,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园区及时掌握国家有关金融政策方面的新精神、新动向,进一步深化银企双方的合作交流,降低融资门槛,稳固企业资金链,一企一策帮助解决企业经营方面的实际困难,扶持企业又快又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