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正处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东营也面临同样的挑战。高端化工是山东省确定的“十强”产业,也是东营这座石油城市的特色优势产业。
东营市着力优化石化产业布局,采取“1+N”模式统筹石化产业布局,其中“1”,即高端临港石化产业基地,打造市域北部沿海石化产业隆起带;“N”,即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外,符合相应条件的若干重点化工企业园区。
目前,东营市新建化工企业全部在各专业化工园区布局,其中在高端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化工企业26家、石油炼化企业4家,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580万吨,连续5年被列入“中国化工园区20强”。全市280家危化生产企业已有242家集中到了产业园区。
济宁
济宁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更为迫切、更为紧要。
济宁市政府与山能集团、兖矿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兖矿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山能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在做精煤炭主业、做强非煤产业上率先突破。今年前8个月,全市煤炭企业非煤收入1430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71%。
在济宁,产业转型不仅体现在重工业领域。
创始于1982年的山东太阳能控股集团是济宁市老牌造纸企业,于2012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物质新材料,形成造纸产品40%、生物质新材料30%、快消品30%的格局,一跃成为中国造纸行业的领军企业,跻身全球制浆造纸行业40强。
……
在山东,传统产业搭上新技术快车,实现华丽转身的案例,比比皆是。当前,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山东一项重要使命,而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下,山东以“组合拳”全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荡起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磅礴力量。
(记者 禹亚宁 孙秀岭 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