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生态宜居济宁 播绿撒翠

时间:2010-06-12 16:52来源:济宁日报 www.yunhepan.com

  本报记者 孙士全

   六月的济宁,阳光明媚。从一望无际的西部平原、碧波荡漾的南四湖,到奇峰叠嶂、绿意盎然的东部山区;从纵横交错的公路旁,到塘坝、河滩、湖边,到处都漾满了醉人的绿。这绿,干净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这绿,给全部城市的发展注入了绵绵不断的活力。

  森林笼罩构建“绿色氧吧”

   “没有树木,就没有人类。”

   “多栽树,栽活树,给群众供给更合适的人居环境。”

   “让济宁大地上的绿色,一点点的增加,让济宁人能呼吸到更多的‘绿色氧吧’空气,享受更好的宜居生活。”

   不同的济宁人群,有着同样的心声。

   多年来,济宁人不断播种孕育盼望的绿色,持续推动山川披翠的过程,用勤劳的双手植绿、护绿、爱绿,营造秀美生态环境,共建绿色美好家园,每年任务植树1600余万株。现在,全市有林面积达到26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500万亩,公路、铁路绿色通道6000公里,绿化宜林荒山40多万亩,发展速生丰收林90多万亩,果品面积85万亩,林木育苗23万亩,林木蓄积量807万立方米,林产加工企业1000多家,林业产值60亿元。创立省级绿化示范村镇207个,森林笼罩率增加到26.5%。今日济宁,山区平原绿浪万顷,城镇乡村层林尽染,河湖水系郁郁葱葱。为保障济宁市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的生态安全,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宏大作用,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类生活过程中,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树木则接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测算,每公倾树木每天要接收250公斤的二氧化碳,释放出400公斤的氧气。因而在树木花草茂盛的处所,人会感到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树木能够调节气象和空气湿度,树荫下变得凉快湿润,并对噪音有强盛的拦阻和接收才能,而樟树、梧桐、冷杉等树木,都能用自己身上分泌出来的挥发性杀菌素,消灭空气中的致病菌。树木茂密的枝叶能有效地下降风速,使尘埃粒子逐渐降落地面,同时拦阻、过滤、吸附了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许多树木还是贵重的药材。

   作为人类健康的益友,树木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供给清新空气、创立精美环境的源头和基本。绿色环境是人类长寿的天堂。林业发展了,生态建设才干加强,人与自然才干和谐,社会才干更加和谐!

  承载重大历史使命

   2009年6月,党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赋予林业四项重大历史使命:一,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动;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任务;三,应对气象变更,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四,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道路。林业适逢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未来十年乃至几十年将是林业兴盛与大发展的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请求、人类的福祉,刻不容缓。今年初,济宁提出以“北湖生态新城”为核心,以“环南四湖大生态带”为主体,以国省干道和河道为生态廊道,以各类生态湿地、森林公园为节点,建设笼罩全市域的大生态系统,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的奋斗目标。以森林为主导,重点突出“两湖两带两区一环”建设。“两湖”即南四湖生态保护和东平湖沿湖生态保护;“两带”即南水北调输水主干线生态保护带和市域重要河流生态保护带;“两区”即东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区和西部平原采煤塌陷地治理区。“一环”即沿市域界限围绕全市生态保护系统。

   据懂得,济宁打算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市实行水系造林绿化、水系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系水土保持、水系农业面源污染把持、水系破损山体和采煤塌陷地治理、水系环境综合治理等水系生态建设六大工程。全市域水系及流域生态源头区、生态脆弱区、环南四湖生态带、大型水库周围、重要河流水源地及沿河两侧为建设重点。其中生态源头区、生态脆弱区及大型水库汇水区全面建设;环南四湖生态带、环东平湖生态带、运河及重要河流沿河两侧各外延6公里;其他河流沿河两侧、中小型水库周围外延5公里或延至水库汇水面第一层山脊;沿市域界限内延5公里。完成水系生态林业保护带造林100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80万亩。到2015年,全市森林笼罩率达到29.5%。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构建绿色廊道和生态保护屏障,提升水系生态保护功效;在山丘地区,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干杂果经济林,积极发展混交林、复层林等高效生态防护林;在平原地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护堤林以及高标准农田林网,适地发展农林间作。经过努力,使全市水系范畴内全部实现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基本改良,环境承载才能明显进步,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水系生态保护系统。

  森林建在身边 生态留在家园

   应对全球气象变更,寻求绿色发展、确保生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林业意识的不断加强,为我们发展现代林业营造了良好环境。济宁是典范的资源型城市,森林资源总量偏小,环境保护压力很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把济宁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和谐的绿色家园,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饶、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我们需要做什么?

   缭绕济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林业部门提出保护生态平衡、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构筑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议:

   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通过营造城区绿地、城边绿带、围城林、城郊森林,构建城区、近郊、远郊和谐配置的绿色生态圈,见缝插绿,建设散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精美、特点突出的城市绿色系统,为济宁社会发展发明安全、精美、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

   开展水系林业生态带系统建设。建设包含湖泊、河流、水库在内的南四湖流域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工程,建立水系安全屏障;开展自然生态湿地和煤矿塌陷地人工次生湿地在内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全面改良济宁市湿地生态环境。

   突破山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工程建设难点,打好荒山造林攻坚战。联合绿化示范村镇与新农村建设,建成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山村秀美、自然和谐的新型农村;巩固平原农田防护林系统建设,发展农林间作,保障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强化镇村造林绿化,村旁、路旁、水旁、宅旁见片成林,形成路连林隔、林水一体、林在村中、村在绿中的村镇风貌。

   完善进步交通生态防护林系统 (绿色通道),加快公路、铁路、航空机场等交通设施的防护林系统建设,保障交通安全。

   植树造绿人人参与,生态宜居人人共享。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的大事。把森林建在身边,把生态留在家园。济宁林地增加了,济宁城在林中、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济宁林区扩大了,空气滋润了,生态环境改良了,人们的生活更合适了,生态、和谐、宜居的济宁,也就不远了。

  议论风

  生

  铭志于树 寄情于林

  孙士全

   近日,比利时决定向中国供给资金支撑,赞助在内蒙古地区种植万棵白杨,以补偿上海世博会期间比利时馆造成的碳排放。据测算,一棵白杨生长10年可接收250公斤二氧化碳。这使得比利时馆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一个实现碳平衡的场馆。

   比利时此举,让我们对植树造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推动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请求、人类的福祉。树木不但给人类供给氧气、木材、粮食等,还防风沙侵袭、防水土流失、防环境干燥、防噪声干扰,更是无数野生雀鸟及动物的居所,孕育著无数生命,是人类密不可分的朋友。

   树木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虽然不像粮食和水那样,一旦缺乏就会很快致命,但作为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基础要素,是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最基础条件,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有学者这样描写,假如地球上突然失去了森林,全世界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很多区域年年干旱成灾,沙漠化、荒漠化土地迅速扩大,我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的水荒;另一些区域却频繁洪水暴发,冲毁农田、道路、桥梁、城镇,吞没了一切生灵;世界陆地的平均风速将聚增60%~80%,亿万人将因风暴、沙尘而丧生;目前世界上尚存森林每年从大气层中接收10亿吨二氧化碳,假如没了森林,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当年就增加40%。严重的温室效应将使世界平均气温在二三年内上升5~10℃,南极的冰川冰山以及高山长期积雪超量溶化,将使海平面上升,全世界近1/4的陆地被海水吞没……这些灾害性的成果将恶性循环,越演越烈,最终导致世界上99%的陆地生物灭绝,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范畴内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的最重要原因是,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100年里减少了一半。森林对生态环境的平衡举足轻重。我们能保护好为数不多的自然森林,大力植树造林,也就是为我们人类自己发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防御自然灾害作出了最大贡献。树木温和而美丽,沉默而智慧。有着无穷的宽厚与仁慈,无欲无求,却慷慨地奉出生命和果实,为所有生物供给庇护。当我们化为尘土,树木将依然挺立。远在上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有了提倡植树造林的风气。西周时代,就有 “没有种过树的人,逝世了连棺材都不准用”的规定。而西方哲人也说, “种树对于全球每一种文化和每一个社会都具有强盛的象征意义和非凡的实际意义,种树同时也是个人——无论成人男女还是少年儿童,参与解决环境危机的一种道路。”每一代人接收地球的时候都肩负着委托。我们耗费了多少森林和果园,就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下多少森林和果园。绿色环境是人类长寿的天堂,树木是人类健康的益友,爱护树木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美德和风气。

   多植一片绿,多添一份彩。有了广泛的参与,众木凑集成林;有了文明的阳光,森林百年常青。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植树造林、绿化济宁的热潮中来,让绿色外衣在运河两岸铺展,让生态文明在孔孟大地绵延,使我们的家园更精美、环境更宜居。

   南四湖保护区内林木葱茏。

  ■通信员 摄

  

相关阅读
  • 因道路施工损坏供水管道 济宁这几处小区或停水
  • 济宁一老年人无理“医暴” 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一年
  • 北风6~7级 济宁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美食新地标|济宁首个集装箱特色餐饮小镇预计五一营业
  • 一线攻坚 济宁市全力打好住房安全保障脱贫攻坚战
  • 济宁市“小特产”打造“大产业” 实现乡村兴、农民富
  • 疫情通报|济宁市4月12日0时至24时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你领消费券了吗?济宁等山东5市已发放惠民消费券

    • 上一篇:考生今起可模仿网报志愿
      下一篇:轻松赶考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