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今日观察》8月3日播出节目:减灾防灾,如何让城市更刚强?以下为节目实录:
暴雨、山洪、垮桥、停水,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当中,洪灾在中国的南北方肆虐,给很多的处所带来了宏大的影响和丧失。8月3日,吉林省的通化市、白城市、安图县,因为受到了洪水的影响,停水已经接近了三天的时间。灾区的人们如何度过眼下这艰巨的时刻?面对着似乎无法抗拒的天灾,我们生活的城市真的做好了筹备吗?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特邀评论员中国城市计划设计研究院工程所所长谢映霞、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极端气象引发城市内涝,供水系统失灵,我们应当提前做好哪些应对筹备?频频产生的灾害事件,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有益的警示?
姜川:输水管线被洪水冲毁 通化30多万人面临水源紧张问题
(吉林台记者)
我现在所在的地位就是通化市市区全面停水的起因地,这里是通化市的哈密河,在哈密河中有四条管道通往通化市自来水厂的净水池,在7月31日的这场大洪水中,这四条管道全部被冲毁了,导致了通化市市区的全面的停水。
刘戈:20年一遇的洪水 通化市四条自来水输水管线全毁
(《今日观察》评论员)
7月31日的大雨按照当地的水文站的测试,达到了4000多每秒立方米,是一个浑江的流量,这个流量属于20年一遇的洪水,而且通化只有一个自来水厂,有四根从江里取水的管道,但洪水来的时候,这四个管道全部都被冲毁了。另外,自来水厂到通化市的途中还要经过一道桥,这个桥也被冲毁了,所以导致救济和修复很难完成。现在,大家在紧锣密鼓的在搭设一个临时性的简易设备,估计可能在明天可以完成。
谢映霞:通化唯一的输水管线被洪水冲垮 导致大面积停水
(中国城市计划设计研究院工程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为什么会呈现这么大面积的停水?重要是因为通化唯一的自来水厂的输水管线给冲垮了,这个自来水厂一共有四条管线,但这四条输水管要从河里穿过一个山,然后到水厂供给居民应用。四条管线同时过这个一共只有350米的山口,这里面就有几个因素:首先是气侯的条件,降雨达到了200毫米;其次就是地形,输水管线要通过峡口;最后,这四条管线都只有一个前途。成果洪水冲毁了以后,就造成全市停水,因为没有水源了。
在2005年的时候,福州的一次大洪水,降雨量超过了200多毫米。当时,路面全掀起来了,地下都翻出来了。因为洪水的力量非常大,地下的管子全部给翻出来了,而且断成了三截。所以说,这对城市的影响是很大的。
杨宏山:吉林通化事件考量城市计划建设以及管道铺设
(中国国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吉林通化事件,一方面反应暴雨很大;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城市自来水系统从设施的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它没能够经得起暴雨的考验。因为城市自来水系统作为城市的供水系统,在计划建设和管道等铺设时,应当考虑洪涝灾害潜在的要挟,并在设计施工的时候要注意防备风险,合理的安排,包含在技巧标准上要加以进步,以加强抵抗灾害的才能。
今年,通化全城自来水停水,30多万人口面临用水的艰苦,这阐明现有的自来水系统确实存在问题,没有能够经历起暴雨的考验。有专家做了具体在技巧上的分析,这四条管道是如何进行埋设的以及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还有一点也值得关注,就是通化地区新建的这些供水设施由于雨水浸泡严重受损,但有一条旧的自来水管道仍然在施展作用,向居民进行供水。这种新管和旧管在功效上的对照,以及接收洪涝灾害考验中不同的成果,实际上确实值得我们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的反思。
张培群:在目前大的气象背景下 不消除在非汛期期间会呈现极端的降水情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