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舍大部分已经建成,都是样式雷同的二层小楼,工人们正在安装卫生洁具、门窗等。张雪刚说,为了方便村民到景区租衣服照相,政府还专门修了一条从景区到新村的路。新村旁边新修了生态公园,免费开放。“我们还想到了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村庄边为他们预留了一大块地,用于以后的人口发展。”
张鹏翔介绍,新村将是一个集居住、旅游为一体的村寨。政府会在新村新建斗牛场,计划设计具有民族特点的商店,把这里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乡村旅游品牌。
“政策太优惠了,这么物美价廉的房子,我们基层公务员奋斗一辈子都享受不到。”张雪刚说,村民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搬迁,政府就对每户每个村民进行50平米的住房补偿,超出住房补偿面积范畴的,每平米村民自行承担近3000元。而对于第一批搬迁的村民,每户嘉奖1万元,第二批搬迁的嘉奖5000元,以后搬迁的就不再嘉奖。
“风水不好。”这是村民普玉(化名)对于不愿搬迁的说明。他说五棵树村很久以前就是从“第一村”的地位迁出来的,“以前在那里出生的孩子都养不大。”而村民们说得更多的理由是:“那里四面环山,不会有什么游客去。这边补偿太少,那边又没生意。”
博弈2“村委会”
村民:公司代替村委会17年引冲突
石林景区开放后,村民们大多以给游客拍照、摄像、租衣服、做导游等为生,但用普玉的话讲:“人多竞争大不说,公司还什么都要干涉。”他所说的“公司”,就是“石林风景区农工商团体总公司”(以下简称农工商公司),“就是这个公司,做了我们五棵树村17年的‘村委会’!”
五棵树村原属石林镇小箐办事处。1993年,五棵树村公所变更为石林风景区农工商团体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均由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直接任命。“公司成立以后,没有开过什么村民大会,村民丧失了选择权,公司处理土地之前也从没征求过村民的看法,村集体收益更是一笔糊涂账。”
普玉说,公司把照相、租衣服等做“旅游生意”的村民们分成好几组,还限定了时间,这组是几点到几点拍照,那组又是几点到几点,每年还要交给公司两笔钱:押金和管理费。村民们自己组织的摄影队和导游队,也被公司收走了“所有权”,“现在摄影队和导游队没一个是村民。”而为了石林的原生态风貌不被转变,村民们还被告诉禁止扩建新房。
种种利益抵触的存在,让村民们不断上访。请求建立自己的村委会。2009年12月16日,300多名五棵树村村民联名“上书”石林县政府,请求免职农工商公司领导。今年1月29日,五棵树村村民们凑集在农工商公司楼下,要讨说法。最后还产生了冲突,有近30个村民被以聚众闹事为由陆续带走,后来大部分被放了回来。
政府:设公司是用变通方法管理村务
“五棵树村本来也不是村委会,只是小箐村委会下的一个自然村。”张雪刚说。90年代初,为了便于旅游局与村民和谐关系,设立了农工商公司。“以变通的方法,来管理村务。”村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益都是得到充分保障的。
“既然村民们有建立村民自治组织这样的诉求,我们就积极解决。”张鹏翔说,但村庄只有1000多人,范围达不到成立村委会,只能建社区居民委员会。“目前上级的批文已经下来了,我们将积极完成这项任务,尽快成立五棵树居委会。”
而普玉等43户村民告县政府的诉讼,法院暂未受理。昨日,他们的代理律师——云南里程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建伟告诉记者,昆明中院没有受理诉讼,也没有给任何书面答复,他们又去省高院立案,同样未果。
博弈3 土地
村民:土地流失千亩补偿没拿到
土地的抵触由来已久。
“我们家以前有这么大一片土地呢,这么大!”普小莲努力伸直手臂,在空气中划了半个圆。用村民的话说,以前全部石林景区都是他们的,但现在,每户所有的地步还不足一分(计量单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