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看法》(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行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力,本市狠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了国家断定的2009年度任务。现联合实际,制定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计划。
一、工作目标
2010年至2011年,持续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工作,力争率先完成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惠及全部市民。
推动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供求抵触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明显进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升,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导与科研事业、医药产业持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建立适应国际化大都市请求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打下基础。
进步效率: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更趋合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分级就诊、双向转诊、康复在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式逐步形成,平均住院日、挂号取药和候诊排队时间、院前急救达到现场的时间合理缩短,急救呼叫满足率明显进步,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减轻累赘:基础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程度明显进步,看病就医实时报销,医疗服务行动进一步规范,药品价格总程度进一步降落,群众就医平均个人累赘比例明显下降。
增进健康: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广泛普及,疾病预防把持才能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才能进一步加强,慢性病治疗和管理程度明显进步,妇幼保健程度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全部常住人口,全民健康程度不断进步,为塑造“健康北京人”、使北京人群重要健康指标居全国领先程度打下良好基础。
二、重点任务
(一)改革医药卫生管理体制
1.建立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和谐机制
按照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请求,建立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和谐机制,统一计划北京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进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济才能,和谐推动北京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设立市医院管理机构
按照政事离开、管办离开的请求,设立由市卫生局管理的市医院管理机构,负责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医院重要负责人的聘请,领导所属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谐、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二)完善医药卫生四大系统
3.完善基础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医疗保障系统
进步基础医疗保险参保率。2010年,进一步进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提前实现国家断定的职工基础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都达到90%以上的目标。
进步基础医疗保障程度。2010年,进步基础医疗保险年度报销限额,职工基础医疗保险由17万元进步到30万元,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以下简称“一老”保险)和无业居民医疗保险由7万元进步到15万元;进步在职职工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将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大病医疗保险(以下简称“一小”保险)和无业居民人员门诊费用纳入医保范畴;调剂本市基础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将国家基础药物纳入基础医疗保险报销目录,进一步扩大基础医疗保险用药范畴。
整合基础医疗保障制度系统。逐步建立全市兼顾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2010年,启动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工作;2011年,初步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业居民医疗保险、“一老一小”医疗保险等制度的整合。推动公费医疗制度改革,2010年,将所有区县公费医疗人员纳入职工基础医疗保险系统;2011年,启动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参加职工基础医疗保险的筹备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