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风气
“逆水行舟”考验真本事
就在大家静待比赛开端时,梁秀威和队员们向记者讲述了下楞村作为“龙舟之乡”的风气。
下楞村位于南宁市西北部,距离市区约54公里,沿左江而建,是典范的鱼米之乡。按当地风气,每个小孩满一岁后都要下水学游泳。“我儿子才3岁,但已能下河游泳了。在这个村里,无论男女老少,个个水性都很好,如果不会水,确定会被别人笑话的”。
要说下楞村赛龙舟是什么时候开端的,可能没有人说得上了。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是,在200多年前重修村中码头的时候,挖出的残缺的石碑上就记录了当时赛龙舟的盛况,大意是方圆几十公里,包含现在的隆安县、大新县都有人前来观看赛事,人头攒动,挤满了码头。
200多年前的下楞村因为自然条件而成为当时著名的商埠,这里是货物集散的中转站,很多香港、澳门的货物通过这里转运到南宁、梧州等地。当时就有8个码头,可见其商贸的繁荣景象。而赛龙舟的风气也在这种背景下蓬勃发展。
下楞村赛龙舟的特点是“逆水行舟”,这更需要真本事。再加上这里险滩遍布,水底有暗礁,大浪一波接着一波,会对龙舟形成一种冲力。在比赛中只要桨手们一停桨,龙舟不是被当场冲沉,就是被冲到下游去了。这样的自然环境练出了不少赛龙舟的好手。
梁秀威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们从小看着父辈们的龙舟比赛长大的,对于我们来说,爱好这个运动胜过足球。龙舟赛讲究的是齐心协力,通过这个运动,村民团结互助,偷鸡摸狗、打牌赌博的事越来越少了。每年在龙舟赛期间,村头巷尾谈论的都是龙舟的事。”近十多年来,村里几乎每年都要组队参加南宁市的龙舟赛。最让梁秀威难忘的是2003年他们村组队代表广西去宁夏参加全国民运会,“虽然当时在小组赛时就被淘汰,但长了不少见识,特别是从龙舟强队广东队、云南队那里学到了半跪式的划桨方法,受益匪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