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消息网记者 唐正芳 农如松
“咚咚咚”,“咚咚咚”,4条龙舟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下楞村左江上掀起浪花,光着漆黑膀子的壮汉随着鼓声奋力划桨,个个涨红了脸,场面令人振奋。6月15日,来自西乡塘区坛洛镇和金陵镇的15支龙舟队在这里赛龙舟、庆端午。
开赛祭龙
队员齐心协力抬舟下水
6月15日是下楞村村民等待已久的日子,这里素有“龙舟之乡”的美称。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又将开锣,一大早,村民们便将家务事安排好,等着赛事正式开端。村庄边、巷子里,到处是等候观赛的村民。
从上午9时开端,下楞村祥集巷龙舟队的26位队员和候补队员,静静地坐在队长梁秀威的家里等候比赛开端,靠门边的角落里,整齐地摆放着淡黄色的船桨。
据梁秀威介绍,为了这次龙舟比赛,他们从农历四月初八就开端了各种筹备,首先把上一年用过的龙舟拿出来维修和养护。队员每天中午或傍晚忙完农活后,便自觉集中到一起开端训练。他们筹备了近一个月,现在只等着比赛的鞭炮声响起了。
按照习俗,在龙舟赛开端前要做一系列的仪式,有祭龙、点睛、摆头、翻身、下水等。据说,祭龙是为了唤醒龙舟,让沉静了一年的龙舟游动;点睛是让龙舟识方向,在波涛澎湃的左江上不易被大浪掀翻。但由于下暴雨,当天很多程序都省掉了。一些龙舟队只杀了鸡、摆出粽子,然后烧香烧纸钱祭龙舟,做了一些简易的仪式。
但有一个仪式始终是不能省的,那就是“下水”这个环节。下楞村的龙舟是自制的,形如柳叶,十分狭长,船身长约25米,与国家标准龙舟相比,船头较尖,是为了减少行进的阻力。龙舟下水时,每个参赛的队员必需要与龙舟“密切接触”,轮不到抬龙舟的队员,就是摸也要摸一下。再加上村巷较窄,通往码头的路也较陡,所有队员要团结协力才干顺利完成全部程序。
划桨如飞
机动船开足马力难追上
上午11时许,随着鼓声阵阵,梁秀威带着他的队员,手持船桨来到左江河畔,等候龙舟赛正式开端。
当第一个回合的4支参赛队开端比赛时,记者所乘坐的机动船也开端下水,但即使开足了马力,记者也感到到机动船速度比不过龙舟,因为一个赛程下来,机动船还是追不上龙舟队,摄影记者拍下的照片全是队员们的背影。
比赛的终点是1500米远的新村沙滩。为了拍到队员的正面照片,记者全部下船在沙滩等候着第二组比赛队员的到来。
20分钟后,远处传来阵阵鞭炮声,这意味着第二组比赛开端了。随即擂鼓声渐近,岸上呐喊助威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一眨眼的工夫,4条龙舟飞奔而来。划桨的队员除了敲鼓的、掌舵的,个个都赤膊上阵,他们划得整齐有力,给人一种力量和健美的感到。“哟嘿、哟嘿”……龙舟似离弦的箭从记者眼前闪过。由于持续用力及呐喊,队员们漆黑的皮肤泛起红潮,脸上更是涨得通红。一瞬间,4支队伍先后冲过红线,完成了第一回合的赛程。
一名队员告诉记者,以前如果天不下雨,新村的沙滩会围满看热烈的人,他们都是自己划船过来观看的,因为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哪支队伍先到终点,同时还可以让队员们亲耳听到加油声。但由于当天比赛时一直下雨,所以在沙滩上为他们助威的只有裁判、工作人员和记者们。
队员梁秀冰是南宁市的一名出租车司机,记者见到他时,他刚进行了第一回合的初赛,正光着上身打算喝粥,补足能量后筹备第二轮决赛。他说:“我们村在南宁开出租车的有150多人,今天全部回来了,出租车全部停了。能参赛的就参赛,不能参赛的就助威。不单是我们开出租车的,其他在外务工的人也都回来了。对于我们来说,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是一件大事,这是个好传统,不可能丢掉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