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5年前就设立了青岛市心理危机干涉中心。这条热线已经开通5年之久,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该号码仍然十分陌生:85669120和86669120。”王冠军说,这就直接造成,很多人在呈现心理问题有自杀偏向的时候,不知道向哪个机构求助,除了“110”、“120”等号码外,很多人并不知道青岛还有个专门为心理疾病开设的热线。
“开设讲座的时候,我曾随机问了20个人,问他们知不知道我们心理干涉中心的热线电话,成果仅有1个人能答出来。这些来听讲座的大部分还是比较懂得精力健康问题的,可见这个热线号码在大部分市民中的知晓率有多低。”
担心“家丑外扬”不肯求医
此外,王冠军还认为,大部分市民“向心理医生求助”的意识很淡薄。一般遇到类似问题,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求助周边的邻居、家人、朋友,但很少会想到拿起电话去找更加专业的医生。
“许多人把有精力疾病看成是耻辱,所以碍于情面怕别人知道,而不愿就诊和咨询,成果心理累赘越来越大。”王冠军说,“我国的自杀人群有2个高峰年纪段,分辨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15~34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学习、工作压力较大,处于人生的转型期,容易引发心理危机,老年人由于躯体疾病的困扰,或者儿女疏于照顾、想为家人减轻累赘,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但是很多时候,中国人会把精力问题看成是家丑,是件很丢人的事。此外,在‘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想下,很多人会对家人或是自己呈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刻意隐瞒。不盼望让更多的外人发明或是插手。”对此王冠军表现,这一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每一位自杀者最起码严重影响到6名亲友。信息时代,自杀行动影响的人群将迅速增加,没有情感接洽的人也有可能效仿自杀行动。”
■作用 及时介入,心病能治愈
“其实通过电话咨询对患者的帮助是很大的。”说起这个热线电话的作用,青岛市精力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姜桂兰告诉记者,护士都是有心理师资格证的,接到电话后,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答复,遇到有艰苦的就会移交给医生,不敢说通过咨询能百分之百治愈,但至少有95%。
姜桂兰告诉记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药物及心理治疗,还需要家属24小时监护,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意外。
逝世亡线上拉回轻生老汉
在跟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姜桂兰说他们曾经救助过的一名患者让她印象深入。她记得去年曾经接到了一个热线电话,打电话求助的是一名女子,从电话中可以听出这名女子非常着急,女子说她60多岁的父亲,自己在家中的时候割了腕,幸好他们发明得比较及时,把父亲送到医院后,经过抢救有惊无险,可是回家后父亲还是想找机会自杀,后来女儿想起了自杀干涉热线,然后给他们打电话求助。
在姜桂兰的建议下,这名女子将她的父亲带到了医院。“ 当时我就跟他说,我确定能治好他的病,让他给我一点时间。”姜桂兰说,首先她的态度很坚决,让这位对生命失去盼望的老人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最后在姜桂兰的开导下这位老人服用了一个星期的药物,一周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抑郁老太走上极端
“心理干涉在必定程度上作用是很大的。”姜桂兰说,虽然经过他们的开导及药物治疗,不少对生命失去信心的市民被救了回来,但是也有的因为没能得到及时治疗造成了遗憾。
“有位老太太自杀就是因为患上了抑郁症,但是家人没能及时发明。”姜桂兰告诉记者,当时是一名40多岁的女子在丈夫的陪伴下过来咨询,而导致这名女子情感不好的原因,就是她当时没及时发明母亲的变更,成果母亲服药逝世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