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涉热线工作人员接听咨询电话。
6月13日晚,因一直没能摆脱女儿逝世的暗影,家住寿康路的一名男子不堪心理重负将自家5楼的窗玻璃砸坏后,试图从窗户跳下来,幸被及时救下(本报6月14日曾报道)。“这名男子存在心理问题,如果早一点接收自杀干涉,完整可以避免选择这种极端的方法。”青岛市精力卫生中心副主任王冠军说。
针对心理疾病高发的现状,青岛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危机干涉免费咨询热线85669120和86669120,可由于种种原因,5年来 ,拨打热线寻求自杀干涉每年就两人。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社会救助机制,让更多人知晓“生命线”号码,同时关注各类心理问题的预警信号,避免悲剧上演。
■现状 心病患者增多床位难求
青岛市精力卫生中心早期干涉病房高安民主任说,青岛市每年自杀人数超过7000人,在自杀的这部分人群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
记者懂得到,目前患心病的市民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大约有半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市精力卫生中心老年一科主任崔维珍说,由于老年人过多的丧失,像丧失工作,丧失经济地位,甚至丧失子女、老伴,丧失得多了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必定的障碍,再加上老年人机体功效的退减,大脑功效的转变,在生理因素的推动下,心理疾病越来越突出。
崔维珍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只有一个老年病房,后来由于病号增多,床位越来越紧张,在2005年的时候,医院将老年病房扩大成了两个,两个病房的原始床位有108张,但随着病号增多,他们不断地加床,现在床位已经达到了150多张。
“加上空巢综合征、孤单症等,老年人患心病的能有半数。”崔维珍告诉记者,其中老年抑郁的能占到20%多,有了抑郁就容易自杀。
心理干涉热线异常冷清
虽然现在患“心病”的越来越多,但是心理危机干涉热线却受到了冷落。
据介绍,市精力卫生中心早在 2005年11月,就成立了山东省首个心理危机干涉中心,而在干涉重点中有一个就是针对自杀人群。王冠军介绍,这个干涉热线成立三天后,就成功说服一名筹备从18层楼上跳下的轻生女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 这个热线是 24小时开通的。”王冠军告诉记者,干涉热线共有7名医护人员。白天电话由护士接听,晚上跟热线电话捆绑的小灵通则由医生轮流拿着。
让人意外的是,虽然青岛市每年的自杀人数超过7000人,但打来电话寻求“自杀干涉”的却很少,一年下来接话量也就一两个。
“打热线的寥寥无几。”青岛心理危机干涉中心负责接听热线电话的护士乔女士介绍,热线自从开通以来接话量一直很低,每天打电话咨询的很少,一天下来最多能接十多个询问电话,而其中因心理问题寻求帮助的就更少了,一周下来都不会超过5个,而且很多是关于失眠、情感低落等方面的问题。
对此,王冠军告诉记者,求助热线如此冷清很不正常,“全国每年的自杀率在十万分之二十三,此外,有自杀念头却未采用举动的人数是这个数字的8到10倍。以我们青岛平均每年自杀几千人的数字来盘算 ,每天接听二三十个关于自杀干涉的热线都不多 !”
■原因 “生命线”知晓率非常低
“人在选择结束生命前,其实有求生的意念,这时如果身边有倾诉对象或可求助的对象,就有可能下降轻生的几率。”市精力卫生中心副主任王冠军告诉记者,对于面临心理危机困扰的人群,如果有完善的心理救助机制或良好的自杀预防计划,也允许以避免悲剧的产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