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韦丽丽 孟琳达
■建议 心理干涉热线应进步知晓度
尽管各类自杀的报道屡见报端,但是在这些事件中,心理专家的身影却往往是缺失的。对此,王冠军提到,即使是心理危机干涉最常涉及的自杀事件中,也经常难以见到心理专家的身影。
在他看来,让心理危机干涉施展更大的社会作用,不仅需要政府层面形成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目击事件产生的每个普通人,也都有义务向心理危机干涉机构及时报告。王冠军指出,让心理工作参加到应急联动机制,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保障。
王冠军说,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要让更多的大众,知晓心理危机干涉热线的号码。从其承担的义务来看,心理危机干涉热线也应当和110、119、120等号码一样,成为众所周知的“生命线”号码。“当然,如果能够为这条‘生命线’供给更加便于记忆的短号码,会给大众,带来更多的方便。毕竟现在的号码有点长,也有点难记。”
■提示 留心“预警”信号避免悲剧产生
那么,对于有强烈自杀意念而又拒绝向外界求助的人群,是否会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蛛丝马迹,以便周围的人及时发明、劝导?
据王冠军介绍,“交代后事”、“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散发给身边的人”、“突然对他人特别热情”、交换中流露出“真想一觉睡过去,再也不醒来”,“要出趟远门,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再回来”等言语、“受严重抑郁情感困扰、既往曾有过自杀未遂”都可以视为“预警”信号。
■他山之石 热线开通六年抢救四千生命
记者从北京回龙观医院懂得到,该市首条自杀干涉专业热线开通六年,已经成功干涉4000个高自杀风险来电,抢救了求助者的生命。
据懂得,求助者咨询的问题重要包含,精力心理问题20%,家庭关系问题17% ,其他人际关系 15% ,工作学习问题20% ,躯体疾病7% ,经济方面问题1% ,其他相干知识的20% 。自杀干涉热线从2002年12月成立至2008年7月,有效接听近11万人次来电。约有70% 来电者在来电之前从未寻求过任何精力或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