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他,你要转去走大路,这里是往建新(地名)去。然后,他就走了。我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刘爱兵真的是有了精力病。”
喻在证词的最后表现,“以上证明属实,特此证明,可以出庭作证。”并在证词上盖上自己的手印,同时写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联丰村的另一村民喻竹平也证实,刘爱兵曾在他家水管上喝过水。由于刘爱兵形容落魄,喻的老婆很害怕,上去问刘爱兵干什么,刘“神志不清地发抖”。
而在6月4日上午的庭审现场目击者描写,“刘爱兵看起来神态自若,但是答复提问以及自我辩护时,逻辑裂缝开端浮现”。
例如,公诉人在宣读完对其“故意杀人、放火”的指控后,审判长询问刘爱兵:“对起诉书是否有异议?”刘当即表现:“有”,然后,开端滔滔不绝讲述自己被人跟踪的事来。
不过,刘爱兵并没有阐明到处追杀他的人到底是什么人。他只知道有很多人要杀他,这里有,那里也有,“只是没到面前来”。
“偏执性人格障碍”
开庭当天,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供给的对刘爱兵精力鉴定的成果为,刘爱兵目前诊断为偏执性人格障碍,其作案时有完整刑事义务才能。
所谓的偏执性人格障碍,“属于精力病的范畴。”一位不愿意流露姓名的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医师告诉《东莞时报》记者,“偏执性人格障碍一直困扰着精力病学界。在前苏联,一些政治上的异己分子常被归为这种偏执性人格障碍,然后把他们当作精力病患者关起来。”
“对于偏执性人格障碍”,目前还“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标准,而是重要根据经验和调查。这也是我们精力科目前的一大挑衅,也就是说,很难做到泾渭分明。”这位医师分析说。
单飞豹也坦承,由于精力疾患的判别,并无一个量化标准,所以他们对这类影响重大的案件鉴定,“会考虑中国特别的国情”。
这份仅有6页的鉴定材料白纸黑字显示:
被鉴定人(刘爱兵)的症状缺乏起病、发展及转归的疾病发展过程,重要表现为人格发展上极端偏离正常。有下列特点:第一、自幼性格暴躁,易激动;成年后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遇事过急过火,好攻击、好斗。……自我中心、自负、心胸狭隘,好胜、报复心强,凡事认为他正确,把错误归于别人,拒绝接收批评……"
例如,在“读初一时,老师喊他到操场上体育课,他站在教室门口不动,老师上前拉他,他拿张板凳打老师,老师回击他一巴掌。放学后,他便喊一些人去学校找老师的麻烦,被周围群众拦住了。”
与外人如此,对亲戚也不例外。比如,“其舅舅反应被鉴定人几岁时,经常带看他,但是多年前因与其姐姐产生经济纠纷,被鉴定人与姐姐一同来为此事理论时,被鉴定人打了舅舅一拳,从此两家关系不好,就没有怎么来往了。”
“2008年,被鉴定人与前妻吵架时说要杀掉妻子家里几个人,把舅舅也要杀掉。村民肖伟桃反应,被鉴定人在外打工多年,重要做保安工作,在一个单位只呆几个月,原因是合他的意,干的时间长,不合他的意就辞职。认为他做事情感化。”
“离婚后,被鉴定人曾猜忌前妻有外遇,几年来前妻带着孩子未结婚,猜忌前妻有外遇的念头消散。”
另外,刘和邻里的关系处得也非常的糟糕。“刚回家前,其父亲将家里的两块竹山(几十亩)卖给刘树深,被鉴定人认为刘树深在竹垫子的张数上欺骗了其父亲,请求给刘树深退保金,不卖竹山,刘树深不批准退,相互之间产生了争执。”
而刘爱兵的前妻回想,刘有记日记的习惯,日记里面记录了大批刘爱兵老家村邻间的恩怨——如果有哪一天不想活了或活不下去了,他首先要完成的事情就是要把他们杀掉。
这一系列的非常例子,正好与司法鉴定得出的刘爱兵有偏执性人格障碍相匹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