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系统被提前激活了,各类激素提前分泌了,其中生长激素分泌后,促进骨及软骨的生长,从而使躯体增高了。这样,就让人整个的“青春期被真正提前”了。
两个案,不但第二性征出现了,骨龄也超过实际年龄了,如,5岁女孩9岁骨龄;9岁男孩13岁骨龄。
骨龄,即骨骼的生长周期,它像树木的年轮,记录着每个人的发育年龄。
有的性早熟是一过性的
个案:有位4岁小女孩,妈妈给她洗澡时,发现她的乳头颜色变深了,两个小乳房也悄悄隆起了,更糟的是阴部还出现粘粘的似成人的白带分泌物。
这位小女孩是假性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的特点是,“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没有被激活,但因种种原因造成了血中性腺激素水平的增高。
雌激素,刺激青春期妇女性器官的发育和生长;还刺激和保持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其具有女性特征。
雄激素,刺激男性性器官的发育,使其逐渐接近成年人状态;在雄激素的作用下,男性的第二性征出现并被保持,显示出男子的阳刚气质。
假性性早熟,只是激素刺激,性征发育提前,而不是青春期的真正提前,没有青春期的其他变化,如卵巢和睾丸的发育、身高的快速增长等。
如果只是“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这种假性性早熟,是一过性的,病因去除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育。
“激素门”中的婴儿,都是1岁左右的孩子,这年龄的女孩子往往体内促性腺激素不稳定,可能孩子会出现乳房包块,一般会慢慢消退的。请年轻的母亲放心,当你的孩子出现类似的现象不要着急,带孩子到医院找小儿内分泌专科医师就诊,做些相应的排除检查后,观察即可。
假早熟可变成真早熟
个案:有位小朋友被查出是“真性性早熟”,其母亲很生气地问,以前不是说是假性的吗?现在怎么就真了呢?
实际上,只要你假性性早熟了,“性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就很可能会让你的假性性早熟,变成真性性早熟。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激素”控制着性发育的全过程。它根据什么来决定什么时候分泌,以及每次分泌多少呢?根据“性激素反馈回来的信息”。如果血中性激素水平达到一定的量了,它就不分泌了,如果水平不够了,它就又开始分泌。这种反过来“指挥”大脑中枢的作用,就是“性激素的负反馈作用”。
孩子在青春期前,其“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处抑制状态。而患假性性早熟的孩子,血液中的激素水平较高,这种信息反馈到大脑,将“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给激活了,这样假性性早熟就变成了真性性早熟了。
被激活的,其实是整个“控制青春期发育的最高统帅部”,即“下丘脑-脑垂体”系统,生长激素等一起提前分泌,孩子也就提前长个了。个案中的孩子就是这样,医生上次仅发现她的乳房鼓起来了,现在发现她月经来了,个长高了,人整个“熟透”了。
专家提醒,假性性早熟的患者,需定期检查,跟踪观察,以防真性性早熟的发生。
有人说,性早熟,提前长个子,以后长个大个,有何不好?错了!性早熟最大的危害,就是成人后个子矮!
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长高,是骨骼成长发育的结果,其中主要表现在下肢骨和脊椎骨的生长。下肢骨的生长由股骨和胫骨的骨骺(生长板)生长而成。骨骺位于骨头两端,受到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刺激,骨骺不断地分泌成骨细胞,形成软骨,新增生的软骨经钙化后形成硬骨,骨头因而变长、变宽。
骨骼发育成熟时,骨骺闭合,不再分泌成骨细胞,骨头不再生长,身高也不会再增加了。
进入青春期,性激素启动和生长激素交互作用,孩子的身高、体重开始急遽增加。
如果一个孩子“真性性早熟”了,“丘脑-垂体-性腺功能轴”提前启动,孩子身高体重则提前急遽增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