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医闹”在我省目前处于“萌芽状态”,但已由当年零敲碎打和偷偷摸摸的行为,逐渐呈现职业化发展趋势,而且逐渐“闹”向各大医院,对医院的正常秩序造成巨大危害。
虽然国家已定义“医闹”为非法,医院也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处于弱势维权地位的患者要经历漫长的马拉松维权历程,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如人意,“告不如闹”盛行,也就逐渐诞生出职业“医闹”。
多家医院遭遇“医闹”
白银这两起围堵医院的行为有证据显示有“医闹”在幕后煽风点火。其实,“医闹”现象近两年在我省已经抢滩登陆,兰州市多家医院今年已频繁遭遇疑似“医闹”围堵事件。
“前半年,我们医院两次被上百名病人‘家属’围堵,因为有组织、有计划并且规模很大,我们怀疑有‘医闹’从中策划。”我省某三甲医院的大夫一说起曾在该院发生的两起声势浩大的暴力事件,均不寒而栗。第一次,上百名患者家属在医院门诊大楼门口搭起了灵堂,造成医院正常治疗受到严重影响;第二次,上百名群情激愤的患者家属直接“封锁”了医院行政大楼,医院所有的行政事务随即瘫痪。“中午没法下楼,大家的食物都是从楼下用绳子吊上去的。”而在另一家“三甲医院”,前半年也爆发了一起类似“医疗纠纷”暴力事件,当上百名有组织的“家属”气势汹汹冲进医院大楼,不时出现打砸、甚至殴打医护人员行为。“一名医生挨打后,上百名医生只好组织起来反抗!”遭到“正当防卫”,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家属”一看情况不对,立即作鸟兽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闹”都是“医闹”。在雁滩某医院的输液门诊,一个病人因药物反应死亡,家属遂带领亲朋好友将灵堂搭在了医院门前,一连三天,迫于无奈,后来医院只好花钱消灾。
一般来说,“医闹”分三种,一是患者家属自发来闹;二是职业“医闹”挑唆的有组织来闹;三是自己闹失败了,然后又伙同职业“医闹”来维权。
“如果医院愿意合理解决,谁愿意去闹啊!”一病人家属的说法其实是绝大多数家属的心声。但医院、医生一般为了减少自己的过错,或者害怕妥协后患者会得寸进尺,随意强硬的解决方式反而激化了医患矛盾,造成“规模化医闹”事件的频繁发生。
“医闹”在渐渐坐大
“事后我们才知道,其中很多人是一天几十元钱临时雇来的!”几家医院发生事件的过程惊人地相似,工作人员有几点证据怀疑是“医闹”从中作梗。以前,类似的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家属一般十几人来维权,而最近发生的“纠纷”中,患者家属动辄上百人。“明显感觉到比以前有组织且有计划。”同时,这些事件都是凭借人多势众,对医院狮子大张口暴力索赔。刚开始,医院对于这种“勒索”不予理睬,后来,有形和无形损失太过巨大,觉得“划不来”而采取息事宁人态度,大多数医院都选择“花钱消灾”。
“以前兰州发生过类似‘家属’索赔事件,都是针对势单力薄的私立、民营医院,没想到,现在连大医院都无法避免了。”某医院一名管理人员分析,这肯定不是家属单独行动,而是职业“医闹”的黑手已经伸进我省。
一周内两医院被闹就连省级医院也遭到了同样的“闹”,医院为此一天的经济损失达到了几万元。然而,记者在两次采访中向部分参与者了解情况时,他们却不知道出事患者的名字,也不知道患者到底出了什么事,只是说,他们都是患者的亲戚请来的。
“医闹”威胁医院安全
“将医院大门围堵十几天,医生、患者连吃饭都出不来,很多人只能翻越围墙、大门出入,大多数科室都停业了!”回忆起上次“医闹”事件,白银这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心有余悸。医院治疗病人也不愿意发生医疗事故,但无法避免出现悲剧,患者家属可以通过谈判、法律等正常途径维权。目前,家属、“职业医闹”频繁以暴力方式追究医院和医生的责任,使医护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