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军”的健康教导为何遭猜忌?
河北省国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郭艺芳教授做过不少科普宣传,对专家做科普有些领会。他说,目前医学宣教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有其商业背景。面对形形色色的宣教运动,真正的健康教导却处于劣势。宽大群众往往难辨是非真伪,致使许多人对真正科学的健康教导也抱有猜忌态度。例如,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尚不能彻底治愈,多数患者需要毕生服药治疗,但许多患者却不信任,他们情愿信任那些江湖游医的虚伪骗术,很多专家面对这一现状都感到很无奈。
据河北省国民医院副院长宋光耀介绍,他们举办的健康大讲堂每月一次,等到下次我们与上次参加讲座的人接洽时,发明有很多人留下的电话是假的。这一点我特别不明白:医院搞健康讲座,绝不等同于某些商家的“健康讲座”,不是为了卖药,都是真正的专家与大家面对面交换,这比门诊看病仔细多了。可有些人为什么不买账?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也折射出医患关系不和谐、患者对医生信任度差的现实。
河北医大四院癌检诊中心主任刘鹿宁认为,要博得患者信任,医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必不可少,同时医生也应利用多种场合、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情势向社会宣传医生的职业、宣传医学健康知识,这既是与患者一种很好的沟通,也让社会懂得、尊重医生的职业和劳动。有了彼此的懂得和信任,医生进行健康教导才干深入人心,施展其应有的作用。
有些专家搞科普,内行人不愿看,外行人看不懂
近年来,一些专家也编写过科普读物,但后果一般。郭艺芳认为,其重要原因是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不能做到深入浅出,所用语言不够通俗,其成果是专业人员读着过于简略,但一般群众又读不懂。“许多专家撰写专业文章程度很高,但是撰写科普文章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把深奥的防病治病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郭艺芳说。
其实,专家进行健康教导宣传,情势可以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编写书籍、撰写文章,也可以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咨询、健康讲座等,要害是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让老百姓一看(听)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记者懂得到,不少专家已经开端这方面的努力。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为领导群众的中医养生热,创办了“中医健康养生家园”。该科主任邢燕军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都很信任中医,这本是好事,但他们不会分辨,只要讲的符合自己的心思就照着去做,所以容易上当上当。我们组织这样的运动,就是教给大家中医的基础原则,帮助大家建立一种整体观念,中医讲究辨证,还要辨体,每个人体质不同,病症不同,不可能千人一方。由于内容通俗易懂、也很有针对性,所以受到群众欢迎。
“正规军”占据主阵地还需多方助力
如何调动专家积极性,让专家走上健康教导主阵地,一些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省委医疗保健室主任赵运涛认为,仅靠专家做好科普的良好愿望和个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媒体、出版、科协等部门应共同努力,为专家进行健康教导发明方便条件。首先媒体等要加强道德自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媒体应建立自己的医学专家顾问团,为传播内容把关,要确保专家真正有资质。
郭艺芳认为,现在出版书籍需要作者付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家的积极性。做科普宣教是一项公益事业,让专家自己出资做这项工作似乎不太合理。如果政府在这方面适当增加一些投入,或者出版商对此进行适度扶持,可能会转变这一现状。
赵运涛等多位专家还建议,前些年由中央文明办、卫生部特聘的全国著名健康教导专家,在全国进行健康教导巡讲,之后结集出版了《相约健康社区行巡讲精粹》丛书,洪昭光、胡大一等一批权威的医学专家走进百姓视野,他们传播的健康概念和保健方法等一度在百姓中产生了宏大的反应。这种由政府相干部门组织的大型科普宣传公益举动值得借鉴,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强盛的声势,真正为百姓健康养生起到领导、推动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