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入梅,南京的气象已经像洗桑拿一样闷热,中暑一类的突发疾病也变得常见。但千万不要认为热出的弊病就是中暑,有可能是中风呢。16日,南京市中医院急诊就抢救了一名中年的中风患者,而凌晨感到到一侧肢体麻痹的他,竟然认为自己是“中暑”了。专家提示,最近气压低、温度高、湿度大,这样的气象最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提示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格外警惕,把持自己的血压和情感。
前天早上9点多钟,42岁的朱先生在妻子的陪伴下来到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朱先生描陈述,凌晨4点,他起来上完厕所后,感到身材右边有些发麻,眼前有晃动的重影,走路也吃力,同时感到方寸已乱。他认为是天热“中暑”了,但休息了一会发觉症状没减轻,赶紧到医院治疗。见朱先生一边说,一边冒汗,导医台的医生感到患者很可能是脑血管疾病,迅速开启绿色通道,请脑血管科医生去急诊进行紧急救治。南京市中医院脑科曹树平主任赶往急诊后,初步诊断病人大脑中动脉闭塞,形成急性脑血管栓塞,导致右侧身材麻痹已经5小时,只有用药物溶栓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时间就是生命,此时距离最佳治疗时间窗只有1小时,曹主任接洽病房,紧急收治入院。征得家属知情批准后,立即对其实行动脉溶栓治疗,经过近2小时的紧急救治,患者闭塞的血管通畅,血供恢复得很快。
曹主任介绍,高温和低温气象都易诱发中风。气温超过32℃,体温重要靠汗液的蒸发调节,皮肤下的血液循环比平时快好几倍,使大脑血流量减少,如不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流速度变慢,易形成血栓,导致中风。很多人会认为脑血管疾病的不适症状是中暑的表现,往往贻误病情。
专家提示,高温气象,老年人群或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因血管舒缩调节才能差,易造成脑血管过度压缩和扩大,产生中风的概率更高。加上过节期间,人会比较繁忙,也会引起身材上的不适,建议把持好情感、不要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保持精力高兴,情感稳固。饮食结构上要合理,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如果有头晕、头痛、肢体麻痹、昏沉嗜睡等症状后,及时就诊。如果是有高血压等病史的老人,建议动作保持缓慢,起床、低头系鞋带等动作要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李 珊 于丹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