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调查显示:99.5%人曾遇假学历、假学术等作假

时间:2010-09-08 16:34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方舟子认为,应该由政府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建立规范的打假渠道,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应该尽量透明公开

  

  

  漫画:石语

  如今,作假行为似乎无处不在,假货、假学历、假养生、假景点……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136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0.5%的人肯定自己没遇到过作假行为。具体来说,85.1%的人遭遇过“短信诈骗”,83.7%的人遭遇过“假货”,77.0%的人遭遇过“盗版书”。其他还有:虚假报道(70.4%)、盗版CD(70.3%)、街头骗术(70.2%)、假政绩(57.1%)、假发票(52.1%)、学历作假(42.0%)、学术作假(41.8%)等。

  在急功近利、法不责众的心态下很多人开始参与作假

  在某国际旅行社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苗新辉,前段时间每天要看上百份简历,她发现几乎80%的简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作假问题,“面试时,我会让他们重新写份简历进行对比,工作单位、起止时间、职位等,经常有对不上的。”

  “求职者也是被现实所迫。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求职的人又多,如果不修饰简历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苗新辉说。

  本次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有意无意宽容甚至参与作假。比如68.7%的人“明知是盗版书却依然购买”,47.9%的人“明知是冒牌服装却依然购买”,31.6%的人承认自己曾“考试作弊”,16.6%的人承认“论文抄袭”,14.2%的人“明知是假发票却依然购买”,5.9%的人承认自己“学历作假”。

  知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在接受中青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造假是有社会基础的。很多人之所以痛恨造假,不是出于义愤痛恨造假本身,而是痛恨自己没有造假的机会,所以有了机会,也会参与造假。

  “我们的社会正在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北京京鼎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星水律师认为,目前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比较淡漠,大家觉得遵守规则会吃亏,不守规则的人往往短期获利,在急功近利、法不责众的心态下很多人就开始破坏规则,参与作假。

  为什么有这么多作假行为?调查中,79.8%的人认为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72.4%的人认为是“作假成本低,打假成本高”;排在第三位的是“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惩罚太轻”(69.4%);55.9%的人表示“小假被宽容,导致大假横行”。

  方舟子说,绝大部分的“假”都很低级,打假的门槛和成本并不高。但是管理、执法部门对造假缺乏监控,处罚又太轻,使得造假成本低、风险小、获益大,这才是导致造假无处不在的主要原因。 

相关阅读
  • “十一”旅游去哪里?今年温泉类“暖线”提前热
  • 暗访揭疑难病中心牟利黑洞 副院长推销高价假药
  • 女子假身份注册婚恋网站会员 骗4男子22万余元
  • 知名酒店大厨曝更多内幕:假鱼翅用化工胶合成 成本5元
  • 临开学寒假作业没做完 中学生相约图书馆抄答案
  • 小学一年级寒假数学作业难倒银行专业理财师
  • 家长到处求盖章 寒假学生社会实践作业成尴尬
  • 春节大假旅游比拼:接待游客四川第一 云南第九

    • 上一篇:理性分析高中阶段学习方法
      下一篇: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