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6月的高考,孩子们绷紧的神经可以放松一下了,但对那些“考砸”了的孩子,也许要经历比高考更艰辛的一段心路。如何帮助他们鼓起勇气,重新开始呢?
【案例】
芳芳已经是第三次踏上高考的征程了。前两年的高考,她都上了本二线,但是离她想上的复旦大学距离太远。 因此,她不顾妈妈的反对,坚持选择复读。高三前一段时间,芳芳表现很不错,各科成绩在班级里都名列前茅。省质检前,芳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想起了前 两年的失败,自然省质检成绩不理想。芳芳感到极度的恐惧,越是害怕自己会重蹈覆辙,成绩越掉得厉害。高考前一星期,在外打工的父亲突然打回个电话,叮嘱她 高考要考个好成绩,芳芳又感到了压力,怕对不起爸爸……在这种压力下,高考状态奇差,考最拿手的数学时,芳芳感到头昏脑胀,有好几道大题没有做。
高考结束后,芳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门不出,也不和别人交流,同学找她出去玩,她也一概拒绝,妈妈叫她估分,她死都不肯估,还对妈妈大发脾气。高考成绩 出来了,芳芳只考了520分,甚至比她去年高考的成绩还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三年辛苦付诸东流,芳芳彻底绝望了,她在qq里给咨询师留言:“身边的 同学一个个进了重点院校,我心如刀割,不敢想像落榜后是否还有雄心壮志去实现理想,高考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我真想死了算了。”
【反应】
焦虑:急性焦虑反应。一些考生对成绩做了过高的估计,对失利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在得知失利的消息后惊恐万分,有的还伴有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抑郁:大多数失利者都会痛苦悲哀、心灰意冷,有的人甚至对未来感到绝望,丧失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还有的人因此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陷入自卑、自责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嫉妒:有些自我意识过强、性格有缺陷、自我评价过高的人,看到同学金榜题名,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有的甚至还会出现破坏性的言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