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食对于多数人最有吸引力的理由是“素食者更加健康长寿”,而反对素食最常见的理由则是“素食不能获得所有的营养成分”。对于这两种说法,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长寿未必是素食之功
一般而言,现代的膳食指南,确实是建议人们的食谱中加入更多的植物性食物。比如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认为应该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植物。
这一推荐实际上针对的是现代西方人的食谱中动物性成分过多而做的。多数美国人吃大量的肉和奶制品,植物中的维生素、纤维素等成分往往摄入不足,所以需要加大植物性食物的比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植物性食物就越多越好,以至于到了“素食”的地步。
至于素食者是否更加健康长寿,我们当然不能用“某某人吃素,活到了100岁”来证明,因为同样可以找到整日大鱼大肉、抽烟喝酒而活到100岁的个案。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
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进行过几项涉及人数多达数万、持续时间十余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素食者的平均寿命确实要比社会平均水平要高。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素食者的死亡率确实比杂食者要低。
不过,素食还往往伴随着其他的生活方式的差异,表面上的寿命或者死亡率的差别并不能说明就是素食产生的结果。比如,素食者往往饮食节制,抽烟喝酒的比例也比社会平均水平要低,这些对于健康都有着明显好处。
在多数研究中,当研究者们剔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就发现素食(或者只吃很少的肉)并不是这些人更加长寿的原因。换言之,如果你坚持素食者的那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抽烟、不喝酒、节制饮食等,那么吃肉的你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就会跟他们一样大。
长期素食营养漏洞难填补
理论上说,几乎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都能通过植物性食物来获得。唯一的例外是维生素B12。它通常只在肉、蛋、奶等食物中才含有。严格的素食者就不能通过天然食物来获取维生素B12。
不过,现代配方食品中,有很多加了维生素B12的面包、麦片之类的东西。只要不是连加工食品也不吃的人,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素食”来获得足够的
B12。
不过,理论上的“可以”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生活中的“能够”。对于多数人而言,大概不会花很多工夫去搞清楚自己对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是多少,以及各种食物中的含量有多少。在动物、植物性食物都吃的情况下,实现营养成分的全面均衡就方便容易得多。
据《新京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