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到底高不高
按照我国目前的药价管理体制,药品价格有三种情势。
国家发改委供给的数据显示,由财政购置、免费向特定人群发放的药品,履行政府定价,目前约有100种,占已批准上市药品数量的0.8%左右;医保药品履行政府领导价,具体情势为最高零售限价,约2600种,占22%左右。此外的药品履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占77%左右。
2000年之前,国家对药品出厂、批发、零售所有环节的价格全管理。2000年之后,放开了药品出厂、批发环节的价格管理,只是对零售环节进行管理,直接的体现就是对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进行最高零售价的限制。
从2000年开端,国家医保目录3次扩容,纳入政府定价和政府领导价范畴的药品,从200多种增加到了目前的2700种。用国家发改委的说法就是,“10年间,跟着医保目录压价格。”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干人士告诉记者,2000年进入目录的药品价格已经压得差不多了,2004年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也已经有必定程度的挤压,2009年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还没有开端挤。
他表现,如果静态地看医保目录药价,会发明,有的药品价格下行空间还比较大,有的则已经没有了空间,有的连补偿成本都不够。
“有些药品的价格,已经低廉到我们感到是否应当进步的地步。”他说,1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工资收入大幅进步,企业的人工等生产要素也在大幅度上涨。如果价格不进举动态调剂,有些药品企业就没有措施生产了。政府领导价的药品中,有些确定还有价格空间,有些空间很小,有些甚至已亏本。
前段时间,北大医院皮肤科一位主任给国家发改委去信,呼吁进步门诊需要的氨苯砜价格,这种药已经没有企业生产,原因就是太便宜,1000片才18元。
而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芦笋片事件,则是药品定价虚高的典典范子。
出厂价仅15.5元的芦笋片,在湖南的一家医院以213元的价格卖给花费者。而这个价格正是湖南省物价局给该药的最高零售价。该局近日表现,由于懂得信息不够充分,导致给企业的投标报价领导价偏高。
也有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向记者反应,我国药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企业有时候也很委屈。
生产榄香烯口服乳的大连华立金港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榄香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发明专利药。但产品上市以来,历年亏损。
“榄香烯口服乳前期研发投入5000多万,原材料不断涨价、GMP认证厂房改革、设备更新、水电气涨价、人工成本涨价等因素导致这个产品上市后历年亏损。”该负责人说,公司从2005年至2009年多次向辽宁省物价局申请调价,辽宁省物价局经过调研核查,批准将价格做出调剂。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呈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在定价机制上对原创新药支撑不够,原创发明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后价格基础是只降不升,企业没有利润投入原创药研发,进入恶性循环。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外资企业在新药研发上投入非常大,一个新药研发投入能达到3-5亿美金。由于外资企业价格机制市场化,利润非常丰富,因此有钱投入新药研发进入良性循环。现在,外资药企产品在我国药品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内资企业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如果企业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财力研发新药,而原创新药上市后亏损,以后就没有企业搞原创新药研发,中国人的健康就控制在外国企业手中了。”该负责人说。
也有企业表现,一直严格履行国家价格政策。生产阿柔比星的一家深圳公司表现,这个产品在2004年就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06年,按照国家发改委相干文件,该公司阿柔比星产品成为单独定价药品,国家限价每支121元。该产品在山东、上海等省市的销售中一直履行国家最高零售价限制的价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