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是人类运动中最简略、最基础的运动,也是人类健康最有效、最时尚的运动。走看似简略,但如果“走”得不科学,就难以起到良好的锤炼后果。
大批研究表明,保持步行锤炼可以下降产生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缓解抑郁情感和精力压力、改良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还可以帮助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把持血糖和血压。为了让大家能走出健康,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建议:
用力凭感到,自己找适度。走路的速度因人而异,老年人的快速步行可以只相当于年轻人的中速步行。体质好的人可以走得更快,体质差的人走得相对慢一点。步行的快慢不取决于和他人速度相比,用力程度的感到告诉你走的快慢。快速的步行,相当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感到很用力,但是不吃力。这样走几分钟,全身会感到发热,可以有汗出来,心跳呼吸加快,但是没有气短和力不从心的感到。
循序加时间,渐进增步速。如果平常运动很少,开端锤炼时,可以设定一个较低程度的目标,如每天15-20分钟的运动或2千步的运动量,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适应运动量的变更。一段时间后,同样的用力,你可以走得更快,阐明体质在加强。这时可以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健康会受益更多。
千步是把尺,寻求在万步。千步尺是指以日常生活中的中等速度步行,走1千步大约需要10分钟,每小时大约能走4公里,能量耗费增加两倍。60公斤体重的成人走1千步约耗费能量32大卡。1万步并非适应每个人的目标,日常运动少或者体质差者可选择4千步或6千步的目标。
每天不间断,保持出成效。只有保持,才干达到健康的目标。著名血汗管病专家、北京大学国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是这方面的典范。2000年,胡教授体重92公斤,甘油三酯超标、脂肪肝,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而胡教授恢复正常体重并保持健康的秘诀就是“保持快走,平衡饮食”。8年多来,胡教授只有4天因特别原因没有走到1万步。
另外,选择平整的道路、以自己习惯的姿势步行最安全。步行当中自然摆起双臂,有助于保持平衡,锤炼后果更好。(记者杨进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