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在广州的生活,湖红的泪水不禁溢出了眼眶。她不想被送回家,但她又太懂得父母的难处。“真的是没措施。我见过他们借钱,压力实在太大了,只有把我们送回来才有可能让我们持续读书。”
茂名化州三角车村,共有人口5000多人,其中近一半家庭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少年儿童遍及19个自然村。据统计,三角车小学共有学生460人,父母亲长年外出打工的有160多人,比例达到1/3以上。
今年2月份,在广东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常委、团省委副书记陈东和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副厅长沈梅红,联手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广东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关爱工作”的提案,留守少年儿童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提案指出,据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状态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少年儿童约有4000多万人,平均每4个少年儿童就有一个多留守少年儿童。
而随着广东“双转移”政策的推动,城市化过程的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外出务工青壮年人口的持续攀升,广东已成为全国留守少年儿童超过百万的七个省份之一,并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100多万“不高兴”的留守少年儿童,已经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不容疏忽的弱势群体。
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安全失保
一项政府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社会民生问题
“独立,懂事,乐于奉献。”茂名化州官桥镇三角车小学校长李亚文,对留守少年儿童学生有着积极的评价。
但令人忧心的现实是,南方日报记者行走于粤西粤东留守少年儿童凑集的乡村,在留守少年儿童群体中,“问题少年”比“好孩子”更加扎眼。三角车小学校长李亚文总结,留守少年儿童重要存在几大问题:学业失教、心理疾病、行动偏差、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等。
10岁的邹丽丽是个美丽的小姑娘,但也很“野”,本报记者在河源梅州村见到她时,她正玩得满身黄泥。
她曾读过三年幼儿班,后来又在车田镇大同小学读到了三年级,成果期末测验每张卷子上都只有十多分,现在不得不回到一年级重读。
她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一年就回家一次。去年过年回来看到她的卷子,父亲大怒,把她痛打了一顿,用她的话说是把她“活生生逼回了一年级”。
李亚文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底本就很单薄,比如他们学校近500名学生,只有十几个老师,日常教学都很吃力。“只有学校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无法全面顾及;而家庭教导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基本无法估计。”
叛逆、不爱好与人沟通、自卑和自尊心都很强,在老师眼中,廉江市第十二中学三年级的徐强(化名)就是这样的孩子。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都在中山市打工。
“每天都到外面去上网,打游戏,很晚才回家。”班主任杨伟升说,爷爷奶奶基本管不住他,徐强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除了班主任,他谁都不怕,如果女老师批评他,他确定会当面顶撞,甚至骂脏话。”对于这样的学生,杨伟升感到无奈,管他的话怕触碰了他的脆弱,不管又等于是纵容。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分析,由于父母常年离家,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少年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在操行上很容易呈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改正,成年后会形成人格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再想改正就很难了。”何日辉忧心忡忡。
省政协常委、团省委副书记陈东和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副厅长沈梅红,在提案中指出,根据省未成年犯管理所供给的调研数据,在押犯人中曾为留守少年儿童的比例达20.1%。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新生代农民工罪犯”课题研究表明:“有犯法记录的新生代农民工中,80%在幼年时代被留守农村无人看管,犯法原因重要为成长环境不利、家庭教导缺失、心理功效失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