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原因的20%以上,并且还在不断上升。恶性肿瘤多发的原因很多,其中大众,缺乏预防意识是一个重要原因。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印表现,40%的早期恶性肿瘤其实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但很多患者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导致病情一拖再拖,等到晚期就无法根治了。
肺癌的蛛丝马迹,不容疏忽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正在全国呈上升趋势。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印指出,吸烟、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过重等因素都与肺癌的发病密切相干,“早期发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下降肺癌逝世亡率的重要措施”。
“咳嗽、咯血、胸闷胸痛是肺癌的常见症状,往往被患者疏忽。”李主任告诉记者,肺癌的发病率较高,受环境、生活习惯影响较大,加上早期的咳嗽症状容易和感冒、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相混杂,因而误诊误治的情况较多。
因此他建议,肺癌患者应及早将肿瘤抹杀在早期,早检查,早治疗。李主任建议,4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吸烟与否、有无症状,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都应参加每年的健康体检,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拍胸片,以便医生对肺癌和其他肺部疾病作出早期诊断。
食管癌术后第一天进食,不是问题
56岁的王先生被送进河南省肿瘤医院时已是食管癌中期,此前,他在一家省级医院化疗无效,被迫转进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当时他已三天没有进食进水,身材极度衰弱,只靠输液保持。李主任对患者进行过细检查后,决定采用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将食管胃颈部吻合,尽早让患者进食进水,进步身材免疫力。在经过4个小时的成功手术后,王老先生在第一天就下床进流食了,家属都高兴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印,从事胸外科临床科研工作近20年,擅长食管癌、贲门癌、肺癌、纵隔肿瘤、胸壁肿瘤及胸部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惯例手术治疗,以及胸腔镜下食管、肺、纵隔等良恶性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2008年,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和相干技巧的临床利用研究。通过对要害技巧的改良和治疗流程的设计,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实食管癌术后第一天即可经口进食、拔出惯例胸管、拔出胃肠减压管和尿管、下床运动,术后5~7天即可结束临床支撑,达到出院标准,无一例产生吻合口瘘、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无疼痛等明显不适,生活质量明显进步,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住院费用明显下降, 到目前为止,受益者多达万人,同时也吸引了包含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多家医院的著名同行来参观学习。
今天,在李印博士的带领下,胸外科通过基础建设、基础研究和技巧创新的齐头并进,正在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学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