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济宁)采风——梁山篇
1、梁山县大元新开会通河记事碑
此碑坐落在前码头村北侧,年代为至元26年所立。该碑1996年发现,早在2002年文物管理所进行过试掘,2006年济宁市开展古运河成果展览时,我们对其进行了文字拓片。该碑系龙头龟座,碑头现已和碑身分离淤埋于地下,碑身大部被淤泥埋,只有上部0.60米暴露在外。碑头高1.50米,宽1.24米,厚0.42米,碑身通高2.68米,碑文26行,满行71字。系翰林院直学士承直郎杨文郁撰文,少中大夫礼部尚书张孔孙书丹,奉政大夫兵部郎中李处巽撰额。该碑文首先介绍了当时开挖会通河的背景、用工、用料及前款,详细记载了开挖会通河的全过程,2003年6月由梁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梁山县文广新局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进一步的审批中。
2、梁山县开河闸碑
目前,该闸碑坐落在梁山县韩垓镇开河村东侧,与村民张现印住宅相邻。河道走向,自汶上入五里堡村的3公里有明显的河道遗迹;由五里堡村向北至开河村长约4公里,由于多年砖瓦厂烧砖用土大部分夷为平地;1289年建起的开河闸现已不复存在,在闸基上面已盖上了房子,但重修开河闸碑记尚存,碑大部分被淤泥埋于地下,露出地面高度0.55米,宽度0.76米,厚度0.30厘米,具体内容不详。围绕闸基南北两边尚有河道痕迹约2.5公里,由开河向北至袁口村长约7.2公里,已无河道痕迹。2009年梁山县文广新局拟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进一步的审批中。
3、梁山县袁口闸遗址
梁山县袁口闸遗址,坐落于梁山县韩岗镇袁口村东侧,为灰土水泥混合制作,年代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建。保存情况:该遗址闸基已残,宽度约7米,高度约3米,围绕闸基南北仅2公里,为废弃河道,有水但无通航。②由于长期人为与自然的破坏,河道多年废弃,闸基所剩无几。
此河道现状为:自袁口闸向西北至前码头村长约24公里,已无河道遗址,1289年大元新开会通河记事碑尚在,保存并且完好;由前码头村向西北至寿张集,长约5.58公里,已无河道遗迹,寿张集闸也无处可寻;由寿张集向西北至路那里出境,长约10.2公里,已无河道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