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1月6日讯(通讯员 张文光 胡文彬)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立足本职岗位,提高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和创新创效能力,济宁二中以争创区级“青年文明号”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创建领域、深化创建内涵。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团的制度。严格新团员入团程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在接受学生入团申请后,一边发挥班团组织的作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一边对这部分学生搞好跟踪调查和评议,考查合格后宣誓入团。加强学生团员管理,搞好年度注册,及时为团员办理组织关系转接。
以“校园之声”广播栏目作为宣传阵地,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该校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的“校园之声”栏目,向全校师生进行爱校、护校、文明执教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班会和班级时空阵地,向全校学生进行有关教育理念、卫生健康、科学文化等知识的传播,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搞好校内外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文学社等形式做好节假日、好人好事、校园要闻等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尤其是文学社,平均每月要组织办理一期“青春颂”刊物,校团委结合不同时期,提出明确要求,即使出版符合时代信息、符合同学们心里的教育刊物。刊物的出版从征稿到审稿、定稿、校对、排版、印刷等全由学生自主操作,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及时的将学校的德育活动、教育事迹、学校进步等上传到校园网,并同时向运河教育网、济宁新闻网、济宁日报、都市晨刊等各大新闻媒体投稿,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先后举办了“校园歌手大奖赛”、“青春在这里闪光”征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济宁二中第二届才艺大比拼”、“普通话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等,利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投身社会,将文明之花绽放每个角落。学校的教育除了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也有义务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因此,我们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上各类公益活动,并组织宣传队伍走进农户家庭。组织团员青年定期到敬老院进行帮扶活动,并带去文艺节目;组织青年代表去校外工厂参观学习、体验生活;成立环境考察队,进行周边环境的考察并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渲染整个社会创建文明的氛围。
用理论武装青年教师。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师道德行为规范》、《不做教书匠》、《赏识你的学生》等,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端正指导思想,强化职业道德,牢固树立“关爱、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服务理念。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我校利用暑假每年举办一期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学校青年教师中出现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锤炼了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大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