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现有16个镇街,其中,仅山区镇就达9个,在校中小学生和教职工分辨占全市中小学生和教职工总数的37.8%、30.2%。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器重山区教导事业发展,不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山区学校办学范围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良,教导质量明显提升。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保障系统。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教导优先战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导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动教导均衡发展的看法》等一系列文件,近日完成了《山区教导发展三年计划(2011—1013)》,形成了推动山区教导均衡发展的政策系统。成立邹东山区建设指挥部,兼顾山区开发建设以及教导等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仅2008年以来,全市就落实山区教导“两免一补”资金3430余万元,完成校舍改革投资1860余万元。不少山区学校基础达到城区办学条件。
二是不断优化学校布局调剂。2008年以来,先后新建和改建学校29个,对一些生源少、教学设施差的山区教学点予以撤销和合并,使山区学校的布点更加优化合理。
三是逐渐缩小城乡教导差别。市政府每年都下达校舍设施改革指令打算,每年的校舍改革项目,大多数在山区,对山区镇校舍建设改革项目60%的资金由市财政承担,镇财政只累赘40%,大批的社会捐助用于山区学校建设,在山区镇建设盼望小学10余处。同时,加快山区中小学校舍设施配套,每年用于山区教导教学设施配套资金就达400万元。2007年以来全市共充实新教师459名,75%以上充实山区教师队伍。针对山区实际,加强山区教师培训,进步了山区教师素质。2006年全市实现城乡教师工资兼顾,2009年山区教师人均月工资3179.9元,高于城区教师54元。市镇每年都召开教师节庆祝表扬大会,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优良教师和教导工作者进行表扬嘉奖。2007年起,全市基础实现了农村学校免费教导,并着重落实各项救助、补贴措施。市教导局、市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大力支撑山区教导事业发展,积极实行各项扶贫济困打算,建设留守儿童关爱站和乡村少年宫,确保了山区孩子有学上和上好学。
四是全力增进校际均衡发展。市教导局建立领导班子成员接洽包保山区学校制度,先后选派近300名优良教师和优良干部到山区学校开展支教运动,市直各学校积极开展与山区学校结对帮扶运动。山区镇各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效增进了山区教导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