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在小镇上个幼儿园也会这么难!”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的华小琴,今年6月给孩子报名时发明自己举动晚了,幼儿园已招过一批孩子,“只能排号,有过剩的名额才可能补上。我和丈夫、婆婆轮流彻夜排队,也只排到了50多号,基本指望不上。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到处托关系。”
目前,各个幼儿园的招生录取工作基础结束,但仍然有不少家长为孩子没找到接收的幼儿园而发愁。有的家长报了七八所幼儿园,成果都一一遭拒,不由感叹:上个幼儿园比上大学还难!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4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80后”占56.7%,“70后”占28.6%),78.5%的人感到周围存在幼儿园入园难的情况,其中33.8%的人说这个情况“很广泛”。
入园难,进公办园更难
“现在的情况是孩子还没有出生,一些父母就来报名了。”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每年3月,北京市大多数幼儿园的招生工作就开端了,“我们的网络报名系统只开放15天,在这期间就有两百多人来报名。经过筛选落后入面试的比例是大约4∶1,最后就接收50多个孩子。”
胡华说,今年的招生形势特别紧张,一是因为“猪宝宝”多,生育高峰带来了入园高峰,而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到明后年,因为接下来还有“奥运宝宝”;再有就是幼儿园数量太少,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的需要,近几年这一抵触更加凸显。“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年大批年轻人涌入,但教导资源有限,幼儿园一般会优先录取本地户籍儿童。所以入园难,外来务工青年子女入园更难。”
“入园难,进公办园更难。”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说,公办园有政府的投入和支撑,硬件和师资有保证,所以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来,“幼儿园不分片,我们又是寄宿园,每年上千人来报名,只能要几十个孩子。孩子这么小就要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忍心,但没措施。不让家长报也不可能,真是两难。”
据中国学前教导研究会秘书长王化敏介绍,目前还有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园难的情况。在教导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权、有钱、有关系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入园资格。以北京市为例,公办园的价格在每月600~1000元,有的还要交四五万元援助费;民办园每月收费在2000~10000元不等。“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要还房贷,又要吃穿用,基本累赘不起孩子如此高昂的幼儿园费用。这甚至已经影响到年轻人的生育决定。”
幼儿园入园难的重要原因有哪些?本次调查中,62.2%的人首选“私立幼儿园收费太高”;59.6%的人认为“公立幼儿园总量太少”;47.9%的人表现“政府计划不当,居民区的幼儿园太少”;32.3%的人选择“扎堆儿生育导致入园宝宝多”;24.7%的人认为“既要幼儿园好又要费用低,家长过于挑剔”。
幼教师资面临宏大缺口
大众,对目前幼儿园的整体印象如何?调查显示,64.0%的人认为“收费偏高”,56.2%的人感到“教导质量参差不齐”,49.4%的人表现“好老师太少”,43.9%的人表现“小学化偏向严重”,30.9%的人认为“山寨幼儿园数量宏大”。
“幼教师资现在良莠不齐。”胡华告诉记者,虽然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依附于高校,但教师履行的是聘请制,既不能解决他们的户口,也不能解决编制,收入也不高,很难吸引优良人才,学校也总担心教师跳槽。
公办园要招到合适的人也很难。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今年有新建园,需要30多名教师,但到现在只招了不到10人。园长冯惠燕无奈地说:“外地学生没有进京指标,只能招北京生源。而且北京市城八区不容许进中专生,但大专以上的学生更重视理论学习,像钢琴、声乐、舞蹈等技巧培训不足。其实,我们最想要的是上完中专再上大专和本科的老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也相对成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