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内各大医院纷纷关注《侵权义务法》的实行———
《侵权义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情势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背诊疗规范实行不必要的检查”、“过度医疗行动也是侵权。”7月1日,省国民医院200多名中层干部及医务科室主任听取了法律顾问对《侵权义务法》的解读。眼下,这一话题也引起了省内其他医院的关注。
一些三甲医院的院长表现,虽然目前对过度医疗行动如何界定还没有具体“版本”,但卫生部试点的临床路径管理或将在某些病种范畴内起到遏制过度医疗的明显后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大厅里挂着一张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告诉,上面注明患者从进入诊室到项目检查、入院、手术前后的各类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就是“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的最终目标是避免过度医疗、减轻患者累赘,令患者满意。”省国民医院副院长柳青峰说,“尽管眼下‘临床路径’还没能涵盖所有病种,但至少在医护人员心里会有一把‘尺子’,对于某些病种来说,该咋看咋治都有了‘范本’。”
据懂得,沈阳市二级以上医院正在一些常见病种范畴履行“临床路径”,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计划》把112个病种推到了“临床路径”的前沿。
虽然还并不熟悉“临床路径”,但听说这种方法能缩短治疗时间、下降医疗成本后,沈阳市的不少患者都表现认可。在沈阳市一家三级医院,患者刘义感想很深。刘义患有两侧疝气,曾在外地医院做过一侧手术,住了10天院。不久前,他又到沈阳市的这家医院按“临床路径”做另一侧手术,成果3天后就出院了。“应查哪些项目、什么时候手术、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费用大概多少都明明白白的。”刘义说,“有了这个‘路径’,老百姓再不用担心小病大治了。”
《侵权义务法》还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运动中如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程度相应的诊疗任务而造成患者侵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义务。《侵权义务法》还规定,医院如呈现捏造、修正或者烧毁病历材料等情况,将由医疗机构承担侵权义务。
“要从医院内部入手强化义务管理,这是避免、杜绝此类现象产生的要害!”对此,省卫生厅医管处副处长王大庆表现。
此外,目前医疗纠纷官司呈增加趋势,这也引起了省内许多医疗机构的极大关注。据介绍,遇到患者生命垂危等紧急情况是否必须经过患者亲属的签字才干实行抢救,以往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此规定不明。而《侵权义务法》则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看法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行相应的医疗措施”。法律赋予了医疗机构履行必要程序后的单方行医权,也消除了医疗机构非经患方签字而拒绝抢救的理由,医疗机构有不得拒绝抢救的任务。(朱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