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世博会期间本市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中暑事件,上海市卫生局已明白将7月1日到10月31日列为高温中暑监测时段,在此期间,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收治确认的高温中暑病例履行日报制度。
市卫生局强调,在为期4个月的高温中暑监测时段,医疗机构在收治、确诊高温中暑病例时,要及时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和《24小时中暑病例报告单》,并于每日12:00之前通过传真上报至所辖区县疾病预防把持中心。各区县疾控中心核实汇总后于每日13:00之前报送市疾病预防把持中心。11市卫生局请求各职能部门切实落实应急筹备,做好相干培训工作,并联合辖区内景象部门,加强高温中暑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加强盛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干链接
中暑是指由高温景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呈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消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干症状,即可以考虑诊断为中暑。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批出汗、全身疲惫、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和谐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含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呈现混杂型。
热射病(包含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批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重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压缩痛。好发于运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苏醒,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重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降落、心律混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陈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