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算下来,刘锦成为涂纪文供给了3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还没有算上这些年涂纪文服药的费用。谈及此事,刘锦成平庸地说:“这是该做的,也没有想那么多。看到人病成这个样子,如果有才能不帮,自己心里过不去。不是老乡,我也会帮他。”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6家全资子公司、两家全资公司、两家控股公司、两家参股公司,老板刘锦成的身价早已过亿。
22年前,初到广州的刘锦成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1988年,他从武汉大学国际法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万宝电器团体进出口公司,后又调入广州冶金工业公司。
一年后,刘锦成扔掉手中的铁饭碗,下海做生意。起始阶段遭遇挫折,他不得不从倾销礼品做起。凭着韧劲和巧劲,他的礼品生意越做越大,却又常常遇到工厂供不上货的情况,刘锦成决定干脆自己办厂。1992年,他在租来的两间房里,办起了属于自己的明珠星钟表厂。
办厂后,监利的老乡不断找上门来,刘锦成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以至于监利话成了厂里的“普通话”,来自湖北的员工最高峰时占到员工总数的90%。
“老乡多,有利益,也有坏处,管理起来,规范化差一点。利益是人稳固,要害的时刻能帮上你。企业处于低谷的时候,他们会陪你一起度过。加班加点的时候,靠的是情感。”刘锦成说。
1994年,钟表厂接下一个订单,5万只钟表请求两个月交货,而当时工厂的生产才能有限,很难按时完成。拼了两个月,员工们愣是做出了5万只钟表,如期交货。这是明珠星钟表厂发展史上的要害一步。
刘锦成对员工深怀感谢之情:“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当了老板不能失去人的本性
在明珠星钟表厂,记者常常能碰到已在厂里工作了10多年的老员工。
来自江西上饶的郑卫萍,1994年初中毕业后来到明珠星钟表厂打工。那时,厂里只有30多名员工,郑卫萍的工作是在生产线上打螺丝。如今,郑卫萍在生产六部做统计工作,工资翻了5倍。
在这里,郑卫萍还收获了爱情,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2002年,从公司借钱付了首期,她和丈夫在工厂附近买下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公司没有收一分钱利息。
郑卫萍的丈夫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分厂的厂长。过年回丈夫家,老家人都很爱慕:“打工10多年,赚了一套房子、一个老婆、还有两个孩子。”
“只要老板还在办厂,我们就会一直跟着做下去,”郑卫萍说。
明珠星团体现在分厂的厂长全是本来的一线工人。除了自己想当老板的,创业之初的员工基础都留在了公司。企业的员工告诉记者,老板很少主动炒员工,也不会把生病的员工踢出工厂,帮助涂纪文并非特例。
4年前,企业部门主管王瑞清不幸患上肝癌,在没法工作的情况下,企业照样发工资,还赞助了30余万元的医疗费用。
除了自己拿钱赞助外,刘锦成还时常在工厂发起爱心捐助。
去年年底,明珠星钟表厂生产三部员工许金洲,因身材不适请假回家治病,在途中病情突发不治身亡,留下一个年幼的孩子和老母亲没有人照顾,还欠下近10万元的债务。
公司发出倡议,号召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爱心支援,捐助自愿,多少不限,实事求是,共募集捐款近两万元。每个捐助人的名字都在公司内部的《明珠星人报》上颁布。
2006年,仓库管理员陈华兵患上严重慢性肾炎。刘锦成个人捐助4.5万元,几千名员工捐助4万多元,母亲为儿子捐出一个肾,在这样的爱心接力下,陈华兵换肾成功,重获生命。
“艰苦的时候帮他,其他员工看在眼里,会有一种安全感:等我有艰苦的时候,老板也会帮助我。”刘锦成说。
和很多民营企业不同,明珠星团体为已成家的员工供给夫妻房。另外,明珠星团体很早就建立了工会、党支部和团支部,努力发明家庭式的气氛,让这些在外打工的人有归宿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