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内,数十家三级医院将实现九成患者护理由医院供给
今明两年内,在护理改革试点医院,九成以上的住院患者将享受到医院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自掏腰包聘护工比例将降至一成以下。昨日,北京市卫生局流露了上述消息,患者在享受专业护理的同时,不会增收额外的费用。
护理改革被视为北京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切入点。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昨天提出,今明两年,公立医院护理改革目标是,在全市百余个试点病区内,让患者自掏腰包聘请护工陪护的比例,降至10%以下;由医院的护理人员按照每位患者的病情需要,承担他们在住院期间应当得到的护理服务。
从今年3月至今,北京市已先后有37家三级医院和34家区县二级医院的总计145个病区,申请进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试点,进行义务制护理和分层级护理改革。
此番护理改革,无疑会增加护士的护理劳动量。邓小虹认为,公立医院的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应先对护士开展绩效考核,并引入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指标,让护士在医务人员中率先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此外,邓小虹表现,卫生部目前也在研究护士职称提升标准改革,“以前护士的职称评定也须看学历,看论文”,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护士的职称提升,应与其临床护理患者的数量和质量挂钩。
背景
北京尚缺护士约7000名
邓小虹说,1:0.4的床护比是卫生部1978年的护理人力配置标准,但是,由于多年来缺乏投入,工酬低,分工不合理,导致护士脱岗率高,临床护理难认为继,病重患者只能自聘护工。统计显示,目前,北京每年仍有7000人左右的一线护士缺口。
为此,市卫生局鼓励试点医院优化院内的劳动分配系统。同时,由于护士缺口短期难以补足,市卫生局还配合社保局和工商局,打算在今年完成3000名护理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并帮助护理员受聘于改革试点医院,协助护士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释疑
医院 护理投入不足如何改革?
一级护理是24小时护理,国家规定收费是每天9元,要是以这个价格,别说雇护士,就是护工也雇不到。政府投入不足,护理是明显的亏损项目,入不敷出,何谈改革?——一名医院管理者
【部门回应】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现,目前严重扭曲的医疗价格系统,药费检查费过高,技巧服务收费太低,的确很难支撑护理改革的长效机制。不过,刚刚启动的北京医改,提出了医疗付费方法的改革,比如按疾病相干诊断组总额预付费。
邓小虹介绍,人社局也表现,今年年内启动试点后,可以按照目前具体疾病的治疗总费用不变,向医院支付;而总费用下的医生诊断、用药、检查、手术、护理等各环节的成本和酬劳如何分配,可由医院自己决定。
邓小虹认为,这种新的付费制度,是护理改革难得的契机。作为医院管理者,能否先打破目前按科室创收情况在小团体内分配奖金的局面,能否在全院范畴内,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增加对护理服务的投入,比如建立配药中心、增购病房主动摆药机等,减少护士的机械性劳动,让他们回归病人;另外,拿出奖金的一部分,专项用于对一线护士的绩效考核嘉奖?
护士 院校毕业就为给人洗脚?
我的女儿正规医学院校毕业,也是优良学生,但现在却要一天到晚在病房里给病人洗脸、洗脚、洗屁股,这种护理改革意义何在?这样以后谁还当护士? ——一名护士的父亲
【部门回应】
邓小虹说,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曲解,包含之前的媒体报道,也多以护士给患者洗头洗脚做标题,或大图片。其实,身材干净只是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的一部分。
邓小虹表现,护理改革初期,以患者的生活护理为切入点,是盼望拉近护士和患者的关系,让他们认可、懂得、并乐于配合今后的护理工作。改革进行到现在,试点病区的护士和患者都能感受到,他们之间并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顾与被照顾关系,还有健康教导,病情观察、协助治疗、抢救等专业的护理内容。这些工作,是家属和护工都完整不能替代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