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一位基层民警说:“根据多年案例分析,造成恶性事件的精力病患者重要是具有暴力偏向的青壮年,具有较强的暴力性和攻击性,作案手段残暴。同时,侵害对象具有不断定性,但多是与精力病人经常接触的家人或周围邻居或同乡;犯法行动具有突发性和无目标性,防不胜防。多数案例成果严重,社会迫害大,给被害人亲属及周围群众造成极大的心理损害。”
多块短板亟待补充
频频产生的精力疾患恶性肇事背后,是当前我国精力卫生范畴存在的诸多问题。
受访专家分析,首先,防治系统单薄,专业机构及人员严重匮乏。据中国疾病预防把持中心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精力疾病医疗机构仅572家,共有精力科床位132881张,注册精力科医师16383人。照此盘算,全国平均精力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1.04张;平均每10万人中才有一位精力科医师。
其次,我国精力卫生法规不健全。这影响了对精力疾患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包含治疗、求医、就业、接济以及不受轻视等。精力疾病有不同于一般残疾的特别性,若没有明白的立法规定,涉及精力病人救助的各部门只能按一般残疾人的规定来看待和处理,这种情况下精力病人的具体问题很难解决,因此急切需要立法。
早在198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力病学教授刘协和就主持起草了《中华国民共和国精力卫生法》,并先后修正了十余稿。但历时20多年,至今仍未出台。相干法律的缺失,形成了大多数精力障碍患者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个别患者自伤、自杀、杀人、伤人等意外情况难以防备。
更为要害的一点是,当前对于精力病患的救助、管理机制严重缺失。
解决部分重性精力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问题,首先要通过系统和规范的治疗缓解和把持其病情。但由于精力病人中80%需毕生康复治疗,这使许多患者家庭难以蒙受长期的规范化治疗。
《瞭望》消息周刊从一些病人家属处懂得到,当前重性精力疾病患者如果住院治疗,每年至少需要数万元;即使采用“家庭病床”治疗,每年最少也需1万元。由于治疗费用高昂,加之被病人几年甚至十几年和几十年的耗费,大多数家庭已一贫如洗,就连享受医保的病人家庭也无力承担入院门槛费和门诊自付部分,更别说大部分病人没有医保。
目前的现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重性精力病人肇事惹祸之前,没有专门机构对其行动进行监管,也没有相干救治经费。一旦肇事惹祸,公安部门会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力鉴定。如果断定当事人在肇事惹祸期间不能辨认或把持自己的行动,将不负刑事义务并被遣送回家,形成精力病人肇事“事前没人管,事后也没人管”的局面。
各地摸索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种种短板和漏洞,近些年来,一些处所已进行了不少摸索和尝试。
例如,针对仅2006年一年全省就产生肇事肇祸精力病人杀人、损害案件百余起的现实情况,江西省认识到,收治管控肇事肇祸精力病人这件事政府必须管,所需经费应由财政出。
江西省明白了收治管控精力病人各相干部门的职责:各级综治办牵头组织,加强和谐领导和督促。公安机关将肇事肇祸精力病人列为重点进行管控,并负责强迫收治;卫生部门负责肇事肇祸精力病人的监测,督促精力病医院做好鉴定、收治和管控工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社会的精力病人的救助及送返原籍,对无劳动才能、无生活起源,以及无法查清原籍和监护人的肇事肇祸精力病患者,由所属精力卫活力构接收治疗;残联对治疗出院后生活贫困的肇事肇祸精力病人,免费发放保持治疗的基础治疗药品;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按政策落实精力病人的医疗费用在城镇职工基础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础医疗保险中报销;财政部门负责核拨收治管控经费,加强资金监管;社区居(村)委会负责协助开展精力病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随访管理、应急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