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近20位摄影家和艺术家再次走进汶川地震灾区,举办“见证新汶川”艺术成果展。两年来,他们从参与抗震救灾、到后期的灾后援建,多次深入灾区,不但自己记录灾区群众生产生活上的新变更,还鼓励当地群众拿起相机、摄像机拍摄身边的新生活。在他们的引领下,一大批鲜活活泼的质朴瞬间不断定格,不但展现了灾区群众坚毅乐观的精力风貌,还反应了全国各地对口援建所取得的宏大成果。本版曾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和两周年纪念日当天推出过“我们这一年”和“震后两年的新生活”,自本期起,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相干作品。——编者
两年前,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掩饰了他们出生的喜悦,人们处在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哀中,未来难以预感。一年前,他们刚满周岁,在故乡热火朝天的灾后重建中,他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如今,已满两周岁的他们,大都随着爸爸妈妈住进了新房子,满心欢乐地开端了新生活,几个月后他们就要上幼儿园了。他们每人都带着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来到这个世界,然而脸上那抹不掉的纯挚以及与绝大多数同龄人类似的成长故事,时时提示人们:世界充满盼望!
温震生:可能受父母做生意的影响,小震生最爱好的玩具就是杆秤,无论抓到什么,都要称一下,然后不清不楚地说:“四元半”。地震后,温震生的爸爸在都江堰苏宁电器城里新开一家档口。底本在纺织厂工作的妈妈辞职,到电器城里照看档口。成都到都江堰青城山的轻轨今年5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后,为经常到成都进货的温家大大节俭了时间和成本。小震生一直跟着老人在乡下生活。最近全家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只惋惜长期瘫痪的爷爷上个月逝世了,没能住进家里的新房。
张震生:张震生的家,在通往青川的必经之路黄坪乡解放村毛塔组。两年前,张震生就出生在路边的帐篷医院。两年来,接生震生的医生护士路过这里,都会来看一下震生和他诚实巴交的父母。震生爸爸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外出打工吃尽苦头也挣不到多少钱。震后,他在家门口搞了一个加水站,给过往的大货车加水,一年下来能挣四五千元钱,但现在附近又开起了四家加水站,使得他们收入锐减一半。去年张家借款养了几百只鸡,但因饲料价格上涨,亏了不少钱。所幸,政府的2万元建鸡舍补偿款很快就能兑现。目前,张家住进了新房,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
董振生:爸爸在都江堰玉堂城管执法队工作,妈妈所在的都江汇超市这两年又开了四家分店。夫妻俩平时都要上班,振生就被送到青城山村庄里与外婆一起生活。2009年12月的一天,小振生无意中把一根4厘米长的钢钉吞进肚子里,家人火速将他送到医院。想到孩子曾经在坍塌的医院里劫后出生,一岁多又要经受开刀之苦,家人心痛不已。幸好经成都华西医院老教授正确诊断和治疗,最终没开刀顺利将钢钉排出。今年7月董家终于从板房区搬进了新房。再过一个多月,小振生就要从外婆家回到都江堰上幼儿园了。平安简略地生活,就是一家人最大的愿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