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酸碱体质只是个传说 专家:牵强附会忽悠人

时间:2010-06-09 22:34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你必定听过这样的养生理论:大鱼大肉会造成“酸性体质”,让你更容易疲劳、感冒和得癌症;而多吃蔬菜水果就能拥有“弱碱性体液”,祛病强身。“酸性体质乃百病之源”,这一学说近年来传播甚广。但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毫无根据,仅仅是把不同的医学概念糅在一起,似是而非。其唯一用处,就是给某些保健商品和健康读物打开销路。

  酸碱体质说法忽悠人

  近几年来,网上关于“酸碱体质”的健康知识真不少。在宣传“酸碱体质”理论的通俗读物中,一本叫做《找对病源,碱回命》的书可谓集大成者。在此书开头一章写道:“人在一生下来的时候,身材大多属于健康的弱碱性环境,但在后天的各种坏习惯的影响下,身领会逐渐变酸,而身材逐渐变酸的直接成果就是繁殖各种各样的疾病……当人体的pH数值处于7—7.35之间时,属于弱酸性体质,此时容易受到有小病痛或某些疾病的干扰;当人体的pH数值处于6.9—7之间,属于强酸性体质,此时人极容易患上如癌症之类的重大疾病。”

  所谓坏习惯,就是不注意摄入碱性食物、熬夜等。书中还提出:“通过研究表明,有超过70%的疾病和人体的酸性化有关,而那些致命的高危疾病患者,有超过90%的人属于酸性体质!”作者列举了感冒、精力不振、风湿、皮肤病、气管炎、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几乎所有常见疾病,声称这都是酸性体质的表现。

  真的如此吗?北京安贞医院的肾脏病专家谌贻璞教授在接收《科技日报》采访时,给出了否定的答复:“现代医学中基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

  针对“身材逐渐变酸”的说法,谌贻璞指出,人体内的pH值总是稳固在7.35—7.45之间,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变酸”。因为人体内存在三大调节系统:首先,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过剩的有机酸;其次,人体呼吸系统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最后,体液本身就是一个缓冲系统,酸性成分在施展效用前就会被中和掉。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打乱,呈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但这与所谓“酸性体质”显然不是一回事。

  谌贻璞表现,血液pH值到7.2,就已经是严重的酸中毒。而pH值低于7,人就无法存活,更别说什么“容易患上癌症”了。

  2010年某省公务员考卷里,有一道常识选择题:“人们在激烈的体育运动后,会感到腰腿或全身肌肉酸痛,疲惫不堪,有的还感到饥渴难耐,这重要是因为体内的酸碱平衡不能正常保持,体液偏酸而使疲劳症状加重。此时应当多食用____。” 标准答案为“牛奶、豆制品、蔬菜水果”。

  理由是:“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必定是酸性食品),重要是食品经过消化、接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实际上,类似的“常识”早已充满各种健康指南和养生书籍——如果你生病或是亚健康了,确定是吃多了酸性食品,因此需要摄入更多碱性食品找回平衡。

相关阅读
  • 济宁志愿者超27万人 专业技能人才相对缺乏
  • 济宁建成23家院士工作站 柔性引进领军型人才
  • 济宁建人才特区试点 引进一名院士奖企业50万
  • 济宁考区近万人赶国考 笑迎考试当“练兵”
  • 争“铁饭碗” 本周末济宁考区万人赶“国考”
  • 济宁求贤若渴 人才工作突出可获15万元安家费
  • 济宁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人入选省“万人计划”
  • 中国邮政储蓄济宁分行招聘若干工作人员

  • 上一篇:卫生院推100元“治病全包” 涉骗医疗补偿金
    下一篇:中国目前至少3000万未成年人有情感障碍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