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如果家中有3岁以下的小儿要注意了,昨天,记者从省卫生厅懂得到,截至7月20日,我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87914例,发病率为168.5/10万,重症670例,逝世亡30例。
值得关注的是发病的多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其中1至3岁的儿童发病最高。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66.6%。逝世亡病例均为3岁以下儿童,EV71病毒检测大多为阳性。
在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型沾染的比例为44.5%,Cox A16型沾染占50.3%,但部分地区仍以EV71为主。
“所谓EV71就是肠道病毒71型,是众多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最有可能引发重症的病毒。”杭州市儿童医院大内科主任李光乾说,目前为止还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唯一有效的防备方法,就是减少病毒的接触,即要让宝宝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手足口病的重要传播道路就是与病源的接触,比如病孩玩过的玩具、坐过的椅子,都会是传播道路,所以宝宝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家长必定要教孩子勤洗手。”李主任说。
除了勤洗手,家里的卫生也要搞好,多通风,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前天,省卫生厅在安吉县召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场会,提出深入开展以手足口病防控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如果孩子患了手足口病,病情轻微的话,还是居家治疗比较好,如果有加重的迹象,就要及时送到医院,以免耽误病情。”李主任说,曾有一例孩子就是因为家长的疏忽而耽误了机会。
李主任供给转变成重症前的几个迹象:孩子体温持续不退,精力差、呕吐,嗜睡,在睡觉的时候,呈现受惊吓的抽搐表现。如果呈现了最后这个表现,必定要马上送医院,因为这很可能是病毒侵害到头脑的预兆。 □通信员 俞欣 本报记者 黄淼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