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持续两天报道“昌平区工业幼儿园门前九旬老太为给重孙报名上幼儿园,排了九天八夜队”的事件,最终以园方提前为家长办理登记手续而告终。但记者发明,因“入园难”导致的排队现象近几年时有产生。家长们疾呼:幼儿园的招生信息能否透明些,别让我们再瞎折腾了。
●现象
幼儿园报名家长彻夜排队屡见不鲜
“入园排队”现象最早产生在2007年。4月8日,数百名家长为拿到一个北京市六一幼儿园的报名号熬夜排队。那时候,大多数家长是图幼儿园的名气。
随着近年来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入园难”问题凸显,排队报名上幼儿园不再是偶然现象,而且已经“提前”到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没出生,家长就要先彻夜排队为他在幼儿园“占坑”。2009年,仅媒体报道的排队事件就有三次,分辨产生在奥林匹克花园小区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分园、丰台区第五幼儿园和丰台区第五幼儿园三环新城分园门口,每处排队的家长都有上百人,而且一排就是两昼夜以上。家长们排队的目标也逐渐演变为“想把孩子送进公办园”。
“不知道招生简章什么时候贴出来,也许是晚上,也许是周末,我不敢走。”回想起那几天几夜排队的经历,一位老人说,“如果能告诉我哪天到哪天确定不招生,我们也不用耗在那儿啊!”
●探因
部分幼儿园不颁布招生打算
昌平区工业幼儿园之所以产生排队事件,是因为家长们不知道园方何时能颁布招生打算。记者在采访中懂得到,其实,目前很多公办园都存在这一现象,有的甚至不需要贴公告,就已经暗箱操作地完成了招生打算,致使家长“心慌慌”。
“别阐明年,就连后年都报满了。”问及不贴招生公告的原因,有园长苦笑。据懂得,幼儿园是升班制,小班升入中班,中班升入大班。每年,中班、大班的名额会被“直升”上来的孩子占满,真正招收的只局限在小班的几十个名额。这两年正值入园高峰,幼儿园又不履行划片的方法,无论外地还是本地孩子都可入园,所以,“质高价低”的公办园的招生名额就成了稀缺资源。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著名幼儿园不用颁布招生打算,拐弯抹角得到消息托了关系的家长就可以把本就不多的招生名额占满。而一些名额尚有余、但竞争激烈的公办园,则会用推迟招生时间的措施,让等不及的家长“知趣”地选择其它民办幼儿园或私立园,从而减缓本园招生压力。
●建议
建立畅通的发布渠道
如何才干不让幼儿园报名排队九天八夜的事件重演?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认为,教导主管部门应通过互联网等建立畅通的发布渠道,及时向社会颁布幼儿园招生信息。
“排队事件产生后,政府部门应急群众之所急,迅速责成有关部门予以解决,而不应听之任之。”王晋堂直言不讳,针对现在的“入园难”问题,教导主管部门首先要认真测算入园需求,并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前告诉。“即便今年难以解决,也应当告诉家长明年该怎么办,兼顾安排,不能媒体捅一下,有关部门才动一下。”
他告诉记者,在解决“入园难”问题上,房山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由于辖区中小学生数量锐减,房山区已将部分校舍改为幼儿园,并对充裕出来的3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转岗培训,成为“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一项措施。(贾晓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