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懂得到,据广西疾病预防把持中心27年的监测成果分析,广西仍然属于缺碘地区。在二十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期,广西居民甲状腺肿大率平均达到了17.7%,曾是卫生部断定的我国碘缺乏病中度风行省区之一。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器重和支撑下,1996年开端,广西全面推行全民食用碘盐管理工作,广西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把持在较低程度。根据广西2007年、2008年8~10岁儿童共9318人的两次调查成果表明:触诊法平均甲肿率仅为1.08%(其中,2007年调查90个县区7881人,触诊法甲肿率为0.83%;2008年调查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和钦南区等5个县区1437人,触诊法甲肿率为1.32%,B超法甲肿率为2.60%),远低于国家打消碘缺乏病目标请求(8~10岁儿童甲肿率< 5%)。
尿碘程度处于合适范畴,不存在过量的情况
广西于2007~2010年先后组织了4次大范围人群尿碘调查,其中8~10岁儿童19002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425人,尿碘中位数在132.5~264.9 ug/L之间。按WHO/UNICEF/ICCIDD推荐的人群碘营养状态评价标准,我区人群(以8~10岁儿童为代表的)碘营养状态属于合适范畴,未呈现过量的情况(尿碘≥300ug/L为碘过量)。
外环境水碘调查属适碘地区
据1983年广西对14条重要江河67个居民饮水点159份水样的调查成果分析:红河、左江、右江、龙江、柳江、桂江、湘江、郁江、浔江、贺江、北流河等11条江河流域的居民饮水点水碘含量均值在1.53~7.61µg/L之间,属于缺碘地区(水碘含量< 10µg/L);明江、南流江和钦江等3条江河流域的居民饮水点水碘含量均值在13.12~30.74µg/L之间,属于适碘地区(水碘含量在 10~150µg/L)。2007~2009年,先后对钦州市城区、钦南区、合浦县及北海市的铁山港区等地调查26个乡镇56个村屯,采集居民饮用水445份、灌溉水128份,钦州市城区、钦南区、合浦县的饮用水、灌溉水水碘含量在10~30µg/L之间,属于适碘地区;铁山港区的饮用水、灌溉水水碘含量均在5µg/L以下,属于缺碘地区。调查均未发明有高碘地区(水碘含量>150µg/L)。
综上情况分析认为:由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器重,近十五年来,广西防治碘缺乏病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广西卫生与盐务部门近几年的持续监测,成果表明,广西人群碘营养状态合适,生活水碘含量属于缺碘地区。(金秀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