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邻近,粽子市场又火爆起来。专家提示,粽子怎么吃有技巧:糯米性温,可以暖胃,因此趁热吃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
肉粽可以补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粽子以竹叶或苇叶为皮,糯米为肉,叶子不仅带来清香,还能供给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进步人体的抗热机能,而且糯米性温,有暖脾胃作用。随着气象日益炎热,人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效逐渐降落,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改良这一问题。
古代包粽子所用的糯米并非精白米,粗制糯米可供给较多的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现代人在粽子里添加小枣、花生、莲子、山药等配料,更有补益作用;添加红豆、绿豆、豆沙等配料,则能清热解毒,并增加蛋白质含量;制作肉粽、蛋粽,则可以进步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铁的含量。
糖尿病人忌食粽子
很多人爱好吃五花肉做的肉粽。专家指出,肉粽虽然蛋白含量高,却含有大批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胃肠有病的人也不建议吃粽子,因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腻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也应当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专家还指出,糯米温中补气,合适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热喝确实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如果再加上大批动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够蒙受。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避免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粽子最宜趁热吃
专家还提示,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重复加热。因此最好自己动手制作,吃刚包好的热粽子。包粽子时要注意,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色彩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安全性没有保障。
在保存上,粽子可以放在冷冻柜里速冻后长期保存,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存放时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料袋包严实,和其他肉类等生食品离开放,避免交叉污染。(夏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