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继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国内部分餐具消毒企业的卫生状态进行曝光后,国内媒体明察暗访当地消毒企业,发明消毒餐具并不干净。“我们用的餐具就卫生吗?”重庆友把关注的眼光投向本地的消毒企业。昨日,记者访问了位于大渡口、大坪的两家消毒餐具公司,均存在环境较差、消毒工具不完善、工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在大渡口一家餐具消毒公司,工人用一盆早已变黄的水在洗碗,据懂得,这盆水已经洗了240个碗了。如此消毒出来的餐具摆上桌着实让人堪忧。
一盆水洗3箱碗 水都变黄了
记者在网上查询到一家位于大渡口区李子林的餐具消毒公司,该公司在网上的介绍称,餐具经“高达8个大气压和摄氏180度以上的高温,清洗消毒后立即高温干燥,并马上密封隔绝空气。”昨日上午10点过,记者来到该公司的所在地,发明其位于一栋破旧的两层楼房内,楼房没有门牌号,也没有招牌。
记者走上二楼,一股腐烂的恶臭味扑鼻而来,门口散放着许多洗过的筷子,有两只苍蝇停在上面。走进这个近100平方米的房间里,污水横流、房间闷臭,里面有工人在洗碗,房间里横七竖八地堆满了蓝色的配送箱。记者发明,已经洗过的碗筷、还未清洗的碗筷与装着发臭剩菜饭的配送箱堆在一起。
记者看到,洗碗工人用一盆水洗了3箱碗,到最后水已呈浑浊的暗黄色,却还没有换水的意思。洗碗工人称,一框碗有80个左右,人工洗第一遍,然后用洗碗机洗第二次,最后蒸汽烘干。记者进入里面的工作间,发明已经烘干的碗没有立刻包装,而是放在配送箱里,配送箱上蒙了厚厚一层灰。
记者以买餐具为由见到了该公司老板,这位自称姓戎的中年男子表现,每天从他这里售出的餐具有1000多套。戎先生指着房间左侧锈迹斑斑的洗碗机和蒸汽机告诉记者,“重庆只有4家有洗碗机,洗碗机的水温有120度,一分钟细菌就逝世了。”其他大部分小公司都是人工洗碗,用布擦干。”
工人没戴手套就封装碗筷
昨日下午1点过,记者又来到一家位于大坪某小区5号楼负二楼车库的餐具消毒公司,这里阴冷潮湿,也没有打出公司的招牌。公司门口停了一辆长安车,一些包装好的餐具等候装车。一个敞开式的厕所紧邻洗碗中心,旁边还流着污水。
记者正拍照,三条狗闻声冲出,引起了作坊一青年男子的注意。记者称是来买餐具的,男子带着猜忌的眼光和记者交谈了起来,他表现,一套最低价5角5分。记者扫视了一眼,该公司除了大厅内有灯光外,其他处所都较昏暗。大厅内一张凉板就是包装筷子的处所,上面堆放着一些已经包装的、未包装的筷子,另外有一些报纸等杂物。有一名年轻女孩正赤手将筷子放入包装袋内,中途不时去做其他的事,没有洗手又持续工作。
先前黑暗的屋子此时亮起了灯,工人开端工作了。进门左转,一工人正在用发黑的毛巾擦干经过蒸汽烘干的碗,然后将碗装进塑料袋进行封口,该工人同样没有戴手套。另外有三个女子将消毒后的餐具堆好,等候烘干。记者正筹备拍照时,被旁边一名黄衣女子发明,不得已,记者只好收起相机。
记者在一间屋子里看到,一个大池子里面泡满了餐具,工人说:“泡了就消毒了。”在此屋的里面有一道小门,直通脏碗清洗场。记者发明这间屋有三个用瓷砖砌成的大池子,里面装满了油腻的清洗水,几个工人正在洗碗,这里脏水横流,墙壁、水龙头和堆放餐具的盆子也十分油腻。全部屋子并没有见到消毒设备,工人告诉记者蒸汽烘干能消毒。但李子林那家餐具消毒公司的戎先生曾表现,烘干机没什么杀菌作用。据这家公司负责人袁先生流露,他们每天都要送几千套餐具。刘敏 李坐廷
各方说法
餐馆老板:“还不如我来洗”
记者询问了大坪附近多家餐馆,发明大部分餐馆都用塑料包装的消毒碗筷,售价一元。九坑子一家卖豆花的餐馆老板娘告诉记者,每套餐具进价是5角5分,当记者问及消毒碗筷是否卫生时,老板娘说:“有时候还是毛毛糙糙的,不干净。”大黄路口一家中餐馆老板也说:“恐怕我们洗的比包装好的干净些哦,筷子都是煮过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