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 曾利明)目前中国内地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已达0.9%,35至74岁人中约有患者40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规范心衰诊治,节俭医药成本,抢救患者生命,已成为中国医学界迫需解决的课题。这是中华医学会血汗管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心脏病专家霍勇教授今天披露的信息。
他在此间举办的第二届心力衰竭论坛消息发布会上供给的风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已高达2250万,并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0%的患者出院后将在30天内再度住院,医疗费用宏大。
中华医学会血汗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强调,心力衰竭作为发病率高、治疗艰苦、医疗资源耗费大而预后又较差的疾病,心力衰竭的防治请求不断进步。今后不仅要在医院治疗,更要在社区管理等层面,减少、延缓发病,并对防治以及进步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供给更多的领导与帮助。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近年血汗管疾病,特别是心衰发病和逝世亡率明显上升,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发病和逝世亡率却降落近一半。因此呼吁卫生管理部门,积极借鉴国外防治经验,更加重视预防。
为推动中国心力衰竭科研与临床发展,中国医师协会血汗管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汗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律学会与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学会等将于本月20日联合在大连举办“第2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暨首届“血汗管疾病前沿国际论坛。论坛邀请了近百位国际著名专家将就心衰规范化治疗进行两天的研究交换。
据流露,该论坛将推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鸣》和《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学异常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鸣》及《2009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文版。(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