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从刚才的片子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病人重视是心脏问题,包含有胸闷、心慌这样一些症状,有这些症状并不代表真正是有心脏病。但是这样的话,病人会关注,会关注到我是不是得冠心病,我是不是有什么样心脏的一些问题,会不会有什么样的风险。但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关注度就没有心脏病这么高,所以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为什么脑血管病的逝世亡率是第一呢?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脑血管病关注的程度,大众关注的程度和我们社会关注的程度没有心脏病关注的程度高。其实我们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还有很多的治疗措施,跟血汗管病治疗措施是类似的。比如说他都要吃,可能要吃降血脂的药物,比如说都要吃抗凝的药物,比如说通过改良生活方法,增加运动,把持饮食或者合理膳食的方法都能够使这样的疾病把持它的进展,甚至逆转。
整体来讲,我们说,全身的血管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也说,我们人体的,假如说不得肿瘤的情况下,不呈现意外的情况下,人的寿命是跟你的血管功效相干的。换句话说,如果你全身的血管都通畅,这样人的寿命比较长。如果一旦产生某一个血管呈现问题,那么你就发明一系列问题。比如说肾脏血管有狭窄就产生肾脏问题。如果心脏血管呈现狭窄,就会造成冠心病,最后产生心肌梗逝世可能性。脑血管呈现问题以后,也会呈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来讲,全身的血管,现在为什么说我们这么器重全身血管性的疾病,这跟我们现在全部血管的预防是密切相干的。
我们现在对于疾病诊断也是这样,所以全部疾病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认为什么我强调不让病人自己调节药物,不让病人自己诊断,不让病人自己治疗。我想有句话您听过,就叫“久病成医”。但是“久病成医”我个人不太同意这么一个说法。为什么不同意?
主持人:您感到不科学是吗?
陈方:因为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医生是老病号变的。所以即使他对自己的疾病有多懂得,他不可能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学等等这些方面断定出来,而且作为医生我们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要看多文献,看它的进展,而且每四年教科书更新,大概70%内容都需要重新写,或者内容要不断更新,很多本来认为对的理论,现在认为是不对的。所以来讲,我们现在来讲就感到医学的事情不是一个简略的事情。老百姓如果有不舒服应当到医院看。
主持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老年人健康头号杀手,在夏季这样比较闷热的季节,很多人也是通过饮食来达到保健的目标,现在我们也来看一看,外国人他们是通过怎么吃来保健的。
(小片)美国老人:最长食用玉米 苹果
日本老人:每天必吃四样菜
希腊老人:多吃橄榄油少吃肉
主持人:陈院长您感到刚才说的这些方法是不是都是行之有效的?
陈方:首先来讲,我个人感到从吃的种类上来讲,我们应当讲吃的是多样的饮食。我们并不强调说,每天应当就吃蔬菜跟水果,一点肉都不吃,一点鱼也不吃,这个我不太主意。但是我感到得从量上要把持,比如说洪昭光教授说的,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你认为你七八分饱就可以的,而且早餐必定要吃,晚餐必定要少吃。早餐必定要吃饱,晚餐必定要七分饱就可以了。所以我感到怎么样合理的膳食,其实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也想起来,前不久有很多人就说吃某些东西,比如说吃茄子,吃绿豆,一样东西治疗很多很多,这个是我们不太主意的。因为这一样东西本身到人体里边,它的代谢过程不能够满足人体营养的需求。单纯吃这个以后,病人可能在降血脂方面,可能有某些作用,但是也可能带来病人的营养不良,对全部病人来讲是不健康的。
主持人:但是我听说吃芹菜,尤其芹菜根煮水能够将血压?
陈方:我们认为芹菜首先来讲是蔬菜一种,而且它有很多粗纤维,粗纤维吃下去以后,可以使很多肠道里边利于排便,对身材有利益。但是里边哪一种物质降了血压,我们要经过证实。所以我们今天,我做这期节目之前也说,我说的这些话都是有根据的,没有根据我们即使做医生的,我们不敢自己想说应当怎么样或者不应当怎么样。换句话说,我们是基于大批人类目前为止,对于现代疾病所研究的成果来说,我们应当怎么样去预防,我们怎么样去治疗心脑血管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