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三:
消毒餐具应有保质期
【听证看点】一些餐馆的“1元消毒碗”由于没有打上消毒日期,花费者应用的餐具,即使过了保质期也不知道。尤其是一些自行清洗消毒的餐馆饭店,消毒餐具的安全与否更加令人担心。
【草案内容】自行消毒公共餐饮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照以下规定:(一)配备有大于客流量两倍的公共餐饮具;(二)清洗消毒的工艺流程、设施布局应当符合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三)建立健全本单位公共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四)设置专职公共餐饮具消毒员,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代表观点】“应用过的餐具,如果不浸泡基本洗不掉油污。”一位代表提出,为了保证卫生质量,对自行消毒公共餐饮具的餐馆,《草案》应当规定参照集中清洗消毒服务企业的标准。消毒地点设在哪里,怎么消毒?这个标准必定要透明,方便市民监督。即使消毒干净了,如何储存保管等,都需要在《草案》中详细规范。
“酒店在应用餐具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法律界一名代表说,正规消毒餐具的包装上会标有企业名称、应用价格、产品应用阐明、保质期等。有了这些信息,花费者应用起来也能心中有数,如果发明问题,还可以根据上面的地址、电话接洽到厂家。而现在很多小企业,为了下降成本,也为了防备执法部门的检查,在餐具包装上采用的是透明白膜,没有生产日期、公司名称等,属“三无”产品。
从事餐具消毒业的一位代表介绍,消毒餐具的有效保质期不得超过7天,目前南宁市20多家餐具消毒企业中,能够打上生产日期的就四五家,其他的基本就没有生产日期。他谈到,没有生产日期的消毒餐具,容易呈现库存过久以致二次污染的问题。在餐馆,餐具包装上因为没有日期,就会导致过期消毒餐具供给给花费者的现象。(南国早报 文彩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