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宰肉仍在市场流通,部分定点屠宰场设施简陋不达标——
海南牲畜屠宰管理措施呼之欲出
我省将对定点屠宰场履行分级分类管理
市场上“放心肉”的放心度到底有多高?近期,负责我省生猪屠宰行业管理的省商务厅组织专题督查组,先后赴各市县对我省生猪屠宰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督查组发明,各地正在积极推动“放心肉”工程,但是目前我省生猪肉品仍面临卫生、质量等诸方面的问题。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今天向记者表现,我省正在着手制定《海南省牲畜屠宰管理措施》,将启动定点屠宰场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以此规范生猪屠宰行业。
私宰现象仍然严重
“肉品安全重要来自两方面挑衅。”据省商务厅市场秩序处处长李茂春介绍,目前我省市场上供给的生猪绝大部分来自定点屠宰场,不过仍约有5%的生猪为私宰肉,部分农贸市场销售私宰肉问题严重,所售肉品德量卫生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一些定点屠宰场在屠宰卫生、肉品德量检验、肉品运输等方面的状态也令人堪忧,有待大力改良。
检查组发明,尽管近年来我省大部分市县积极采用措施打击私宰,但海口市、三亚市、东方市个别处所私宰现象仍严重。
在海口,每天生猪花费量为一千多头,而海口最大的两个私宰窝点拦海村和业里村,日平均私宰量分辨达约70头和65头;三亚市私宰窝点重要集中在羊栏和荔枝沟一带,两地日私宰量共近200头,仅私宰就占全市生猪屠宰量的三分之一;东方市私宰窝点重要集中在八所地区的的八所村、小岭村、黄宁村等三个村,日私宰量60头,占八所屠宰厂日屠宰量的近一半。
相当一部分屠宰厂不达标
据统计,我省共有219个定点屠宰场(点),定点屠宰场目前广泛建设标准过低,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且数量偏多,落伍产能过大。检查发明,除海口罗牛山肉联厂、三亚益民肉联厂等外,其它相当一部分屠宰厂建设均不符合规范标准:厂区狭窄,流程简化,基础不能履行“三不落地”的操作请求。一些屠宰场屠宰基础上是在地板上操作,卫生状态差。大部分屠宰场肉品运输工具不符合请求,肉品的运输均由肉贩子自备或临时租用运输工具进行,既有小货车、摩托车、还有人力三轮车,未经严格消毒,肉品易受污染。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市、儋州市、澄迈县、屯昌县、琼中县、定安县正在陆续组织引入企业和资金,筹备建设改革一批大中型生猪屠宰加工项目,以施展大中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配送功效,压缩兼并小型落伍的屠宰网点,优化屠宰行业结构。其中澄迈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已正式开工。
明年履行分级分类管理
李茂春介绍,为规范生猪屠宰市场,《海南省牲畜屠宰管理措施》和牲畜屠宰行业发展十二五计划正在紧张制定中,打击私宰肉的长效管理机制也正在酝酿之中,明年我省还筹备开端对定点屠宰场履行分级分类管理。
按照打算,我省筹备在2013年淘汰生猪屠宰行业30%的落伍产能,2015年达到50%,大力发展大型屠宰场及配送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设置小型屠宰点,一并与生猪定点屠宰场实行分类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将定点屠宰场分为若干级,鼓励等级高的屠宰场实行品牌化战略,开展跨区域经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