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健康产品现状”系列调查之二
老人服装哪都买不着
色彩壮丽、格式各异的服饰是夏日街头的一道风景,但主角似乎永远属于年轻人。对于老年人来说,想买一件合适的衣服都很难,更别说打扮得“老来俏”了。
大商场买不着,地摊货不敢买
为了给母亲过68岁大寿,家住北京市回龙观小区的李女士想给老人买件衣服,成果跑了城区六七家商场,也没买到一件满意的。“老年人的衣服太难买了!我不讲究品牌,只要色彩好看点,格式过得去,稍微肥一些就行,可就是找不到。”李女士抱怨说。这样的情况绝非偶然,一项关于银发经济的调查显示,百货商店中青年人服装占70%以上,合适中老年的服装所占比例不足10%。
近日,记者访问了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和海淀区9家大型商场发明,几乎所有楼层都被时尚少女服饰、风行男装包围,专门经营老年服装的商家少之又少,即使有,也被挤在犄角旮旯的处所,基本引不起注意。另外,一些打着“中老年服装”旗帜的品牌,则更着重于中青年人,版型大多偏窄,上衣有收腰设计,裤子也是低腰、低裆的。
老年服装在商场的“人气”弱,在街边小店或地摊上却常能发明踪影。价格虽比商场便宜好几倍,一件号称纯棉的短袖T恤衫,最便宜的只有15元,最贵的也不超过60块钱。但质量却很难保证,“摸起来面料发硬,闻起来有股怪味,稍不留心还有可能把残次品买回家,实在让人不放心。”李女士说。
老年服装四大问题
由于老年服装产业的“黯然失色”,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失去了很多色彩,而市场上现有的老年服装也存在不少问题,让老人买衣服难上加难。
胸、腰、腹、臀不合身。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熊必俊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上了年纪,体型会产生转变,特别是女性,很容易发福,尤其表现在腰腹、臀部上。如果上衣的胸部太紧,会影响心肺功效,容易呈现胸闷、头晕等不适;裤腰、臀部太紧,会影响肠胃蠕动,不利食物的消化和接收;裤腿太紧,则会使血液回流受阻,造成下肢肿胀,引发静脉曲张。
纯棉面料太少。为了下降成本,很多号称“纯棉、纯天然”的衣物,其实含有不少化纤成分,有的甚至含有超标的荧光剂和甲醛。熊必俊说:“老人皮肤本来就干燥,容易产生瘙痒,如果再穿这样的劣质衣物,更易过敏。”
色彩单调、格式单一。“衣服穿在身上,别人看了愉悦度高,自己才更有自负,老人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表现,色彩明快的色彩、简洁慷慨、略带时尚元素的衣服对老人来说,更能唤起他们良好的精力状态,尤其在冬天,更要穿艳丽色彩的服装。
质量好的价格高。在记者随机采访的22名退休老人中,17人表现只接收150块钱以下的衣服。中国针织协会副秘书长瞿静告诉记者:“老年人节俭惯了,不愿意买贵衣服,而今年的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尤其是棉纱,因此他们更不会花钱去买了。”很多商家也因此下降了对“银色产业”的关注度。
国外老人服装更贴心
“我国步入老龄社会已经10年了,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上升。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进步,这一人群的花费才能也在与日俱增。”熊必俊说,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老年服饰需求量将在10亿套以上,市场范围将达1200亿左右,老年服装市场潜力宏大。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工程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一萍呼吁道:“盼望企业能关注到这部分人群,对老年服装的生产,应当着重面料、细节和格式的设计,尤其是细节方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