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部分人员,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吃住上档次,出行讲排场,动辄警车开道,善于暗箱操作,动不动就扒民房,拆民宅。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民怨沸腾,政府公信力下降。其实这部分人也是政府经过精挑细选的,也就是当初要求进步并且进步成功的、现在占据高位的、头顶桂冠的、一言一行能代表政府的优秀干部。他们大概不承认“吃肉没劲”的道理,他们在拼命地吃肉,为三公消费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还拉动了GDP的上升,对带动餐饮、娱乐等服务业迅速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可这也苦了一部分人,那就是没有灰色收入的公务员,其实公务员也不是人人都有特权,比如那些坐机关的科室一般人员和各级政府的最基层人员,送礼请客一般到不了他们。偶尔跟领导下次高档饭店,也如同过年。看着其他同事锦衣玉食、出有名车,要做到心如止水也确实挺难。其实他们倒是实实在在的为国家作了贡献,国家各级部门安排的工作最后都由他们来具体完成,为了应付各级领导的检查,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因为干的活多,出的错自然也多,所以挨批评总是隔三差五。俗话说:“穷怕客,富怕贼。”最怕的就是朋友同学来玩,安排吃饭一直是个心病,档次高自然体面,但一想到半个月的工资瞬间没了,着实心疼。领到小吃部随便吃点,朋友口上不说,从表情也能看的出来,“你是怎么混的”。因为同处公务员行列,就比其他打工族多了一份面子上的压力,有时压力还挺大。毕竟都是人,谁不想体面一些。还有比照公务员套工资的广大教师,政府规定教师工资略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估计每月也多不出来一只烧鸡钱。教师的生活水平大都一般,由此可推想公务员的生活水平,但成功反对“财产申报”的又都是公务员里面的优秀人士,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路人皆知吧!
社会和谐的前提是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当劳动者都变成了“穷忙族”,劳动成果都成了别人的“盘中餐”,哪里来的和谐与稳定?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只会让财富的创造者越来越穷,财富的分配者越来越富。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鼓励不安分者的投机性,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再繁华的表面粉饰也掩盖不了底层的暗流涌动,幸而国家已认识的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但愿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让全体国民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果! 相关阅读